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p)对不同时间段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美国癌症研究所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阻塞组(MCAO组)和CARTp处理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CARTp处理组小鼠于缺血再灌注第2天经尾静脉注射CARTp(2.5μg/kg),以后每天注射2.5μg/kg至第10天;Sham组、MCAO组注射生理盐水。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判断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观察并比较三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判断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神经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MCAO组和CARTp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Tp处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从第1天至第8天均低于MCA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Tp能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可能在脑神经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延长,CARTp减轻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均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包括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时进行记录心电图.结果 20例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幅度顺序为CK>CK-MB>AST>LDH.但15例患者CK-MB/CK≤5%,无心电图异常改变,另5例患者CK-MB/CK>5%,且有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并不能真正代表心肌损伤,其CK、CK-MB升高主要是来源于骨骼肌损伤,若同时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或CK-MB/CK>5%,则应考虑中毒性心肌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试剂对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ACL-100全自动血凝仪用3种不同试剂对同一样品分别检测38次,测得PT值,报告秒数和国际标准化比率.结果 不同试剂测得的PT值,其次数和标准差存在差异.结论 由于不同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不同,导致对同一样品测得的PT值亦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采取不同吸痰深度的应用效果,为ARDS的吸痰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138例以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吸痰深度的不同分为浅部吸痰组和深部吸痰组,每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效果、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浅部吸痰组和深部吸痰组患者日平均吸痰次数[(8.38±1.35)次vs(8.26±1.49)次]和吸痰间隔时间[(1.46±0.52)h vs(1.51±0.68)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PaCO2、SaO2和MAP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浅部吸痰组PaCO2、SaO2改善水平比深部吸痰组更显著(P<0.05),浅部吸痰组气道峰压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深部吸痰组气道峰压与MAP改善水平较浅部吸痰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部吸痰组患者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4.49%,1.45%,明显低于深部吸痰组的28.99%,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浅部吸痰技术应用于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取得较好疗效,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吸痰效果,还有利于患者血气指标PaCO2、SaO2和MAP的恢复,仅气道峰压单项指标低于深部吸痰组,但其大幅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产生,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5.
阿法替尼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现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该药物的主要毒性反应之一为皮肤不良反应,最常见为痤疮样药疹,本文报道2例服用阿法替尼后出现痤疮样药疹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周彦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36-13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髓核脱出,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引起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一组综合症候群。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中,非手术治疗占据首要地位,其中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独特,副作用小,深受患者欢迎。现将近年来电针及灸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几种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血象检查、腹水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及腺苷脱氢酶(ADA)等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血象检查、腹水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结核菌素试验特异性不高;腹水浓缩找结核杆菌阳性率很低;ADA检查方法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高.结论 化验检查中ADA检查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取穴干预联合Pilates运动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取穴干预联合Pilates运动操,比较两组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程度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取穴干预联合Pilates运动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腰椎功能障碍及疼痛不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共8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21例(48.84%),有效19例(44.19%),无效3例(6.97%),总有效率为93.0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共14例(32.56%),有效13例(30.23%),无效16例(37.21%),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时,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缓和医疗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缓和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由2名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