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92例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HFOV组(n=48,采取NHFOV治疗)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44,采取NCPAP治疗)。对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疗效,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70328-006),并且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及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入院日龄及分娩前24 h母亲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组间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5.8±6.5) mmHg(1 mmHg=0.133 kPa)及(40.8±4.7) mmHg,均显著低于NCPAP组的(49.3±5.7) mmHg及(44.2±5.2) mmHg;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比值(P/F)分别为(198.8±30.5) mmHg及(215.1±32.1) mmHg,均显著高于NCPAP组的(176.4±28.1) mmHg及(190.0±29.7) mmHg,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3.301、3.663、3.881,P=0.003、<0.001、<0.001、<0.001)。③2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均为:无创通气治疗后24 h的pH值及治疗后1、24 h的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治疗后24 h的P/F值高于治疗后1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无创通气疗效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率及有创机械通气率(22.9%、6.3%),均显著低于NCPAP组(45.5%、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4.084,P=0.022、0.043)。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时间、柠檬酸咖啡因使用率、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鼻损伤、肺气漏、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Ⅲ~Ⅳ级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Ⅱ期)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以及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NCPAP比较,NHFOV用于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能改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及PS使用,同时不增加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体重增长是关键.因此,我们自行制作一种鸟巢式早产儿秤,以准确测量早产儿的体重,经临床使用109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3例轻度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HHHFNC组(n=38)与NCPAP组(n=35),对其分别采取HHHFNC与NCPAP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2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本研究经过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61122-010),患儿家长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日龄、母亲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HHHFNC或NCPAP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HHHFNC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24 h 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90、2.945,P=0.040、0.004; PaO2比较:t=8.250、7.730,P均<0.001;PaCO2比较:t=9.677、P<0.001)。NCPAP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20、3.632,P=0.047、0.001;PaO2比较:t=10.380、10.797,P均<0.001;PaCO2比较:t=2.666、10.627,P=0.010、<0.001)。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的pH值、PaCO2、P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NCPAP组的17.1%(6/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 结论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相当,HHHFNC导致的鼻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并且未根据轻度NRDS患儿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进一步分层分析,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控制下,通过教学活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它是建立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特别是美国教育学家Benjamms Bloom关于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目标制定、目标的具  相似文献   
5.
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6例给予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的VLBWI与18例未给予静脉营养的VLBWI进行对照研究,记录患儿体重下降程度、体重开始增加的日龄、第21天前每天增加体重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体重下降208±120g,出生后5.2±2.6d体重开始增加,每天体重增加21.6±8.8g;对照组体重下降316±136g,出生后10.3±5.8d体重开始增加,每天体重增加11.5±6.4g。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周内有43.8%患儿发生高血糖,25.0%出现低血糖症状,无1例出现体位性水肿;对照组1周内有83.3%患儿发生高血糖,33.3%出现低血糖症状,有12例出现体位性水肿。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可明显提高VLBWI体重增加的速度及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VLBWI综合治疗中安全而又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序贯撤机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收住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已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准备撤机改为无创通气的88例RDS极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RDS患儿均常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nHFOV/HHHFNC组45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HFOV,nHFOV撤离后给予HHHFNC过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头罩吸氧组43例,采用有创通气撤机后予nCPAP,nCPAP撤离后给予头罩吸氧过渡。观察2组有创通气撤机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后1 min及5min Apgar评分、分娩24 h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比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有创通气时间以及RD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nHFOV/HHHFNC组有创通气撤机后1 h、24 h PaO2、PaCO2以及氧合指数(OI,OI=100×MAP×FiO2/PaO2)与nCPAP/头罩吸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nHFOV/HHHFNC组与nCPAP/头罩吸氧组有创通气撤机72 h内失败率[9%(4/45)比26%(11/43)]、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7%(3/45)比23%(10/43)]、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撤离失败率[4%(2/45)比21%(9/43)]、用氧时间[12.02(9.08-12.31)d比14.44(11.32-13.26)d]及鼻损伤发生率[4%(2/45)比26%(1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2组首次nHFOV与nCPAP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肺气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脑室内出血、视网膜病变(≥Ⅱ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HFOV/HHHFN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RDS序贯撤机,较nCPAP/头罩吸氧,能改善氧合,减少CO2潴留,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呼吸暂停及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应用NCPAP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检测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呼吸道及呼吸机工作状态,根据病情及时调节NCPAP的压力、吸氧浓度(FiO2),实施相应护理.结果:治愈26例(89.7%),机械通气2例(6.9%),家长放弃治疗1例(3.4%),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并发症.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严密细致的检测、观察及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松果腺对血清皮质酮有抑制作用,对其昼夜节律的中值及峰值位相亦产生影响.松果腺抑制肾上腺增重,切除松果腺使血浆ACTH升高,注射地塞米松或戊巴比妥钠均阻断了松果腺激素褪黑素的降皮质酮作用。提示:松果腺对血清皮质酮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其激素——褪黑素实现的,而褪黑素则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7年,我院发生护理缺陷70例,其中因发药而导致的护理缺陷8例,占总护理缺陷的11,4%。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儿科实习4周的56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名)实施开放教学法.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理论考核成绩(93.7±2.3)分、操作考核成绩(88.9±6.9)分,对照组分别为(91.8±3.0)分、(82.2±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科实习收获、对教学评价、学习的压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开放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儿科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