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病毒沉默过氧化物还原酶4(peroxiredoxin 4,PRDX4)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hRNA干扰技术敲低肺癌细胞系A549中PRDX4的表达,Western blot和qRT-PCR验证转染效果;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分析p-ERK1/2、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沉默PRDX4的肺癌细胞系;慢病毒感染后A549细胞PRDX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BC组和NC组相比,Sh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BC组和NC组相比,Sh组细胞p-ERK1/2、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沉默PRDX4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贝壳杉烯酸氧化酶(kaurenoic acid oxidase)是二萜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关键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物学过程。该文根据雷公藤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贝壳杉烯酸氧化酶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研究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克隆得到Tw KAO长度为1 874 bp,编码487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6.02 k Da,理论等电点8.89;经茉莉酸甲酯(Me JA)诱导后,Tw KAO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2 h达到峰值;经植株组织表达分析证实,Tw KAO基因在雷公藤的叶中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该研究首次克隆得到雷公藤KAO基因,并分析其mRNA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雷公藤生长发育以及萜类活性成分次生代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家伟  刘雨佳  胡添源  高伟  黄璐琦 《中草药》2017,48(7):1391-1396
目的获得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肌醇3-磷酸酶(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3-phosphatase,PTEN)基因的c DNA全长,并预测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雷公藤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对雷公藤PTEN(TwPTEN)基因进行全长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得到的TwPTEN基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多重序列比对,蛋白结构预测和构建进化树分析等。结果根据分析结果 TwPTEN基因全长为2 247 bp,共编码614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84,相对分子质量为66 900,多重序列比对显示其与其他植物的PTEN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雷公藤悬浮细胞经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A)诱导后,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wPTEN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在12 h达到最高,提示PTEN基因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有关。结论本研究首次从雷公藤悬浮细胞中克隆得到PTEN基因,为进一步研究TwPTEN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MO)是一类通过在底物上加一个氧原子的加氧酶,在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代谢途径。本实验致力于从雷公藤转录组数据中克隆得到单加氧酶基因c DNA全长,并对克隆得到的MO基因进行初步的功能分析。方法:通过对雷公藤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得到MO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MO基因c 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得到的MO基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多重序列比对,蛋白结构预测和构建进化树分析等。结果:根据分析结果Tw MO基因全长为2 193 bp,共编码507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84,相对分子质量为55.20 k Da,多重序列比对显示它与其他植物的MO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雷公藤悬浮细胞经外源茉莉酸甲酯(Me JA)诱导后,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wMO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在48 h达到最高,提示Tw MO基因与雷公藤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有关。结论:本研究首次从雷公藤悬浮细胞中克隆得到MO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患儿血管的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及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有利于危重病儿的抢救。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还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克隆得到1条雷公藤单萜合酶基因TwMS。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797bp,编码57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9.75kDa、理论等电点为5.3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wMS具有单萜合酶的特征结构域,属于萜类合酶TPSb亚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经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后,TwMS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并在24 h达到最高。此外,该研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TwMS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共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了"党代表大会代表旁听党委常委会议制度"。就建立该制度的现实意义、实践探索、主要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瓶颈问题,提出机制建设,以保障"党代表大会代表旁听党委常委会议制度"得以坚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某市无症状感染者的转归及临床特征。方法 以2020年1月24日至4月13日,在本市集中隔离点核酸筛查呈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转归及临床特征。结果 全市集中隔离境外回国人员、国内疫区返回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共2816人,经核酸筛查呈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21例,阳性检出率为7.5‰。在21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中,52.4%(11/21)为持续无症状感染者,47.6%(10/21)转化为确诊病例,转化的中位数时间为2.5天。确诊病例中,90%的患者肺部CT影像有改变,50%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两者改变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2.0天和6.0天,肺部影像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21例病例末次暴露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1.6天,核酸转阴的平均时间为14.1天,其中持续无症状组比确诊病例组早4.1天。全部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0.5天,实际无症状组比确诊病例组减少4.1天。全部病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确诊病例的比例较高。尽早临床症状识别和肺部CT检查,动态筛查出确诊病例,实施分层隔离治疗措施,是预防疫情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周家伟  田虎  胡波 《中外医疗》2010,29(34):25-25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各自的特色及优势,尤其是对于本病缓解期的诊治,在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的前提下,特别是中药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有利于根治本病,使病人达到痊愈,从而为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复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序贯放化疗(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SCRT)或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后的病情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01月至2020年06月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SCRT或CCRT患者资料。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在训练集中筛选出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进行机器学习(Logistic regression,LR;Decision tree,DT;AdaBoost)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评估模型性能,使用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决策曲线分析法检验模型应用效能。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集52例,验证集23例。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后,筛选出了6个放射学特征,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LR、DT、AdaBoost的模型的AUC为0.919、0.773及0.832,在验证集中为0.795、0.723及0.638。使用LR模型构建决策曲线表明,当风险阈值为0.1~0.92时,可增加患者的净效益。结论:本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一个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可以预测接受SCRT/CCRT后肺癌患者的缓解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