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NICH)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NICH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22例NICH患儿男14例,女8例,就诊平均年龄4.2岁。发病部位:头面部5例、颈部3例、躯体6例、上肢5例、下肢3例。组织学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或小叶状结构,血管内皮细胞核突出血管腔内,呈现“钉突样”,结节中央通常可见1条或多条管壁厚薄不一的引流血管;小叶间为纤维组织间隔和纤维脂肪间隔,纤维组织中通常可见异常的动脉和静脉结构,小叶边缘可见淋巴管样的结构;3例可见血栓。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CD34(22/22)、CD31(22/22)、平滑肌肌动蛋白(22/22)、波形蛋白(22/22),D2-40表达位于结节边缘,所有病例不表达Glut1。结论 NICH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闭塞性支气管炎(BO)的临床表现与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和CT资料,年龄2个月~5岁,平均15.4月,男22例,女5例.反复咳喘病程均在6周以上.27例患儿均行X线胸片,肺部高分辨率CT及血气分析.1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例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27例确诊为BO患儿,3例为早产儿肺损伤后,余24例为感染后.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14例,呼吸衰竭4例.1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提示有支气管内膜慢性感染.肺部高分辨CT检查,直接征象:外周细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16例);小叶中心性支气管结节影(5例).间接征象:大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20例);空气潴留征(5例)和马赛克灌注征(25例);肺实变(10例)、肺膨胀不全(5例).结论 儿童BO多为感染后起病,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吕静  江英  周俊霖 《江西医药》2002,37(6):427-429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在国外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国内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固尔舒治疗NRDS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SCT在儿童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CT明确诊断和手术探查(4例)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儿的CT表现并按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胰腺损伤CT表现的直接征象有:胰腺肿大(7例),胰腺实质裂伤(5例),实质裂伤伴胰管断裂(2例),胰腺内出血/积液(5例).间接征象有: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6例),小网膜囊、胰周及肾旁间隙出血/积液(10例),胰周及腹膜后炎性反应(3例),胰周假性囊肿(10例).合并肝、肾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论 结合临床及外伤病史,MSCT检查对儿童胰腺损伤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伴全身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MS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NB伴骨转移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10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胸部和头颅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别为3例和4例.结果 10例NB患儿均伴有骨转移,其中3例伴有肝转移,另3例伴有远处淋巴结转移.4例为颅面骨转移,4例为骨盆转移,2例为脊柱转移,均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周软组织肿块可见钙化及垂直状骨针.增强后软组织肿块及邻近脑膜有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NB骨转移的临床及MSCT均有一定特征性,MSCT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利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住院确诊为真菌性肺炎的20例患儿资料。结果 20例均伴有基础疾病,并且都有发热。原发病为支气管肺炎者5例,继发于其他疾病者15例(白血病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母细胞瘤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各1例)。20例均行HRCT检查,肺亚段及肺小叶实变10例,结节或肿块样改变4例,空洞3例,霉菌球3例,新月征2例,粟粒样改变1例。结论儿童真菌性肺炎不易诊断,但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免疫抑制是儿童真菌性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典型与不典型下丘脑错构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临床及MRI共同诊断的10例下丘脑错构瘤的特征.结果 典型MRI表现5例,T1WI上错构瘤均表现为均匀等信号团块,与脑皮质信号相似,T2WI上肿块呈稍高信号.肿瘤以广基底或带蒂与灰结节和乳头体相连,增强后肿瘤未见明显强化.不典型MRI表现5例,肿瘤体积较大,合并坏死囊变,肿瘤可位于鞍背区或视交叉上方,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当患儿出现性早熟和(或)痴笑样癫痫为主的临床表现时,MRI显示下丘脑附近区域结节或肿块时,无论是否为典型下丘脑错构瘤MRI表现,若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未见明显强化时,均应首先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