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分支阻断与主干阻断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43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采取肾动脉分支阻断[超选择(三级分支)或选择(二级分支)阻断,分支阻断组]20例,肾动脉主干阻断(主干阻断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情况以及术后肾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病理诊断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手术。与主干阻断组比较,分支阻断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3~33个月,CT或超声复查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均未发生肾积水、肾萎缩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分支阻断,可避免大部分正常肾脏组织的热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是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主干阻断的有益补充,值得临床有选择性地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铁林 《新中医》2021,53(22):75-78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膀胱刺激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 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膀胱刺激征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给予热淋清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膀胱刺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 周后,结石排出率为93.33%,肾绞痛发生率为6.67%,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33%。治疗后1 周,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患者排尿感觉量表(USS) 评分、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4 周,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头痛3 例、口干乏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结论:热淋清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膀胱刺激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缓疼痛及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地衣芽胞杆菌调治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株从正常待产妇阴道分离培养的地衣芽胞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经系统鉴定和生物毒性检测。观察了该菌与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菌等定量混合培养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用该菌制成的生态制剂对雏鸡白痢的实验治疗和临床抢救重症肠菌群微生态失调的效果和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7年10月~2013年9月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4例的病例资料,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方法治疗25例,后正中入路治疗1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复位情况及Lysholm评分,评价并比较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7.5±2.1)个月。膝后内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53.2±12.3)min,切口长度为(13.6±3.3)cm,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为(32.6±9.2)min,切口长度为(2.3±0.8)c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前Lysholm评分为(47.65±5.02)和(48.73±4.28),术后6个月分别提高到(91.36±4.87)和(90.52±3.7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正中入路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达到常规入路同样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到门诊就诊的包茎和包皮过长要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129例,传统组120例,对其安全性及疗效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包皮环切缝合器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2±0.69)min和(30.8±4.05)min;出血量分别为(1.07±1.29)ml和(8.72±2.15)ml,手术时疼痛评分分别为(0.81±0.81)分、(2.42±1.15)分;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84±1.02)分、(4.99±1.3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95%(18/129)、9.17%(11/120);创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3.99±9.06)d、(17.48±3.49)d;术后外观满意率分别为98.4%(127/129)、95.0%(109/120);治疗费用分别为(2215.62±17.67)元、(576.47±15.58)元;与传统手术组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患者痛苦小,创口愈合时间短,外观满意率高(P均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且治疗费用较高(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单切口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TVT-S)H和U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差异.方法 计算机配合手工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CBM、VIP、EM-BASE、Google-scholar、MEDLINE、OVID、FMJS、PUBMED、CochraneLibrary中,从2006年1月~2013年1月有关TVT-S的包含H和U疗效比较的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959名患者接受了TVT-S手术,手术方式包括H和U途径.其中H和U途径的客观治愈率分别为79.6%、80.2% (P=0.850),主观治愈率分别为74.9%和75.1%(P=0.960).阴道穿孔发生率H组为2.8%,U组为0(P=0.001),术后尿潴留发生率H组为2.1%,U组为2.8% (P=0.564).术后吊带暴露相关并发症两组合计发生率为2.4%,合计有6.1%的患者术后随访过程中尿失禁复发,8.7%的患者出现了术后新发的尿道刺激症状.结论 TVT-S术式操作简单,但治愈率整体不高,且H和U术式之间的疗效及除阴道穿孔以外的并发症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新的手术方式及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XO1在肾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癌细胞中FOX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应用针对人FOXO1基因的小干扰RNA在体外转染769-P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透明细胞肾癌和乳头状细胞肾癌FOXO1的阳性率低于嫌色细胞肾癌(P<0.05);FOXO1蛋白的表达与透明细胞肾癌的分期、分级有关(P<0.05);769-P细胞FOX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786-O和Caki-1细胞;利用特异性的siRNA抑制FOXO1 mRNA和蛋白表达后,发现769-P细胞的增殖加快。结论:FOXO1表达下降与肾癌的分型和透明细胞肾癌的分期、分级有关,FOXO1可作为肾癌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及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李升  吴铁林  许建挺  殷民  周立斌  龙慧民 《浙江医学》2020,42(24):2675-2677
目的比较阴茎癌腹腔镜与开放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泌尿外科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62例阴茎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腹腔镜术式(腔镜组)30例,开放术式(开放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原发肿瘤复发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与开放术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效果相当,但腹腔镜术式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值得在临床有选择性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