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胆管中的大型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寄生于人体,在世界各地陆续有报道,迄今已报告2594例(ChenandMof,1990),国内报告50余例[1]。1986-1991年,我们采用改良加藤法,在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全省抽查的5个县、市15个点的1-6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概况,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共调查1-6岁儿童1387人,查见寄生虫感染者1237例,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9.2%。共查见寄生虫23种,其中线虫10种、原虫8种、吸虫4种、绦虫1种。以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较高,依次为67.1%、58.7%、29.1%和33.4%。其次为贾第虫和粪类圆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8.2%和2.6%。多虫感染者达74.2%,1人同时感染3种寄生虫以上者占感染人数37.1%,表明海南1-6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定安县原有90个管区(相当于行政村)(占全县管区的65.7%)流行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人口153782人(占全县人口的71.7%),管区平均微丝蚴率5.36%(0.15%-22.63%)。1970-1979年采取了对象治疗、病家及周围人群服药、全民服药和普服海群生药盐等防治措施;1979年11月经省级考核17个管区血检7481人,查出微丝蚴血症者31人,平均微丝蚴率0.41%,以管区为单位微丝蚴率均在1%以下,确认全县基本消灭丝虫病。此后,我们对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流行动态进行了监测。1 方法1.1 病原学监测根据原防治薄弱环节和不同流  相似文献   
4.
用3种粪检方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海南岛北部临高县城镇居民进行检查。其害生虫感染率为82.1%(430/524),多重感染是常见的。共查见寄生虫17种。在海南岛首次发现艾氏同杆线虫、贝氏等孢球虫、缩小三齿线虫、华支睾吸虫。但缩小三齿线虫有待今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临高县人群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高县位于海南岛北端,东经109°30′,北纬19°30′,属海滨沙滩台地和玄武岩台地地形,处于冬季少雨的热带季雨林小气候区[1]。地理环境适宜于多种人体寄生虫的传播流行。1988年11-12月和1990年10-12月,我们对海南省北部临高县的皇桐居...  相似文献   
6.
本项成果是在卫生部领导下 ,经 40多年几代人努力完成。以淋巴丝虫病 (以下称丝虫病 )病原生物学特性为基础 ,通过对丝虫病传播动力学和传播阈值的研究 ,首先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 ;首次阐明防治后期残存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在丝虫病传播上已无实际意义 ;首次提出我国丝虫病阻断传播指征 ,并据以制订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技术措施。1 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丝虫病防治策略2 0世纪 6 0年代初 ,在对我国丝虫病进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丝虫病与其他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等的病原生物学特点的不同 ,提出防治丝虫病应采…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于1987年在全省范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部颁标准。随后,全省有计划地开展丝防后期监测工作。作者对考核验收及历年病原监测发现的残存微丝蚴血症者进行了分析,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流行病学上的作用,为不断完善监测方案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 (一)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考核验收点,选择原微丝螺率较高或防治工作薄弱地区进行人群病原学监测,并对原微丝蚴阳性者及外省流行区来琼流动人口进行血检。采血于晚9时至次晨2时进行,取耳垂血6大滴(约120μl)均分涂厚血片2张,晾干、染色、镜检,发现阳性者作微丝蚴计数。  相似文献   
8.
回族从唐代开始,自波斯和阿拉伯及宋、元时代住占城(今越南南方)的穆斯林因经商或避乱而进入本岛居住,成为我省世居民族之一。人口5695人,主要聚居在南海之滨的三亚市回辉[1]。住地平坦沙质土壤隶属冬干夏热的热带季雨林气候区。全年湿度均高(1月20℃-2...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鬼门关”一诗在琼、粤、桂等省区流传颇广。但人们对此诗之出处和“鬼门关”位于何处并不了解,多有讹传。现将考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6年11月至1991年7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我省抽样5个片区,5个市、县15个点7958人进行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94.7%,查见寄生虫30种,其中线虫11种,绦虫2种,吸虫9种,原虫8种。其中属省内首次查见的虫种有哈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贝氏等孢球虫、人芽囊原虫、美丽筒线虫、艾氏同杆线虫、肝毛细线虫、卫氏并殖吸虫、异形科吸虫、支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肝片形吸虫、巨片形吸虫和棘口科吸虫等15种。感染率较高的虫种是鞭虫、蛔虫、钩虫和蛲虫,分别为66.7%、61.8%、60.9%、39.6%。汉、黎、苗和回各族居民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3.8%、94.6%、97.1%和98.4%。女性和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和城镇居民。多虫感染严重。蛔虫以中度、鞭虫和钩虫以轻度感染居多。感染年龄以5—9岁和10—14岁两组为高。对吸虫的流行进行初步分析。通过调查基本模清全省不同方位、不同人群、不同虫种的感染率和主要线虫的感染程度,并对应重点防治的虫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