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强化个体化化疗治疗脓肿为主型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肿为主型脊柱结核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强化个体化化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VAS评分及Qswestry功能指数。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CRP、VAS评分及Qswestry功能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强化个体化化疗治疗脓肿为主型脊柱结核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由一系列蛋白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蛋白网,它在肿瘤和胚胎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导致软骨细胞分化成熟和软骨破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导致软骨细胞凋亡和关节软骨破坏.该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分子的异常改变均可能引起骨和软骨代谢的改变,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蔡康  周亚鹏  吴茂聪 《中外医疗》2013,(12):105-105,107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给予补钙治疗,同时服用骨化三醇+降钙素。于用药半年、1年后通过拍摄胸腰椎片、骨密度检查,以及骨折发生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为(0.679±0.100),治疗半年后平均(0.780±0.110),治疗后1年平均为(0.765±0.099)。治疗1年后及半年后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脊柱其他节段压缩骨折。结论降钙素+维生素D+钙剂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髓核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1,RIPK1)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40例LDH患者的髓核组织标本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3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髓核组织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髓核组织中RIPK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与LDH患者Pearce分级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RIPK1与TNF-α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RIPK1在对照组髓核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RIPK1蛋白在病例组中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病例组髓核组织RIPK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髓核组织中RIPK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髓核组织RIPK1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2)。病例组髓核组织TNF-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9)。不同Pearce分级的LDH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随着Pearce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示LDH患者髓核组织中RIPK1和TNF-α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81,P<0.001)。结论:LDH患者椎间盘组织中RIP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的椎间盘组织,随着Pearce分级增高而升高,其可能是参与LDH炎性病变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6.
邻苯二甲酸酯对小鼠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小鼠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20±2)g,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经食饵自然给食染毒,连续4周后处死。观察小鼠体重及睾丸变化,测定不同剂量DEHP染毒小鼠的血液、睾丸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DEHP染毒后,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小鼠体重逐渐减少(P<0.01),高剂量组睾丸脏器系数显著下降(P<0.01)。光镜下可见高剂量组睾丸组织有明显损伤。与对照组相比,DEHP中、高剂量暴露组小鼠血液及睾丸中GPX活性降低(P<0.01);H2O2含量增加(P<0.05,P<0.01);睾丸中NO含量降低,尤其是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别明显(P<0.05,P<0.01)。[结论]DEHP对小鼠雄性生殖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和NO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根据Meta分析方法的要求,收集全部随机或者半随机对照实验,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提取有关数据,借助于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iew Manager 4.2来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的客观IKDC评分是A级所占比例、KT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实施Meta分析。结果经Meta分析显示,双束重建组的客观IKDC评分是A级所占比例、KT测量值以及轴移试验阴性比例均比单束重建组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膝关节稳定的恢复上和手术后体征的改善上,相对于单束重建而言,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所具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口服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HA)对兔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退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新西兰白兔25只随机分为DOX组、HA组、DOX+HA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所有动物均用切断双侧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建立OA模型。术后第9周起,DOX组予DOX 40 mg/(kg.d)灌胃治疗,HA组予HA每周5 mg膝关节腔内注射,DOX+HA组予DOX 40 mg/(kg.d)灌胃+HA每周5 mg膝关节腔内注射,模型组和正常组不予任何治疗。第17周处死各组动物,对各组膝关节进行大体情况观察,行Pelletier JP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关节负重区软骨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关节退变较正常组严重,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DOX组、HA组和DOX+HA组三组关节退变较模型组减轻,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也较其明显降低(P<0.01);DOX+HA组β-连环蛋白表达水平低于DOX组和HA组(P<0.01),但后两组间β-连环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DOX和关节腔内注射HA均可通过抑制β-连环蛋白的生成来阻止OA病变进展,但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康  周亚鹏  吴茂聪 《吉林医学》2013,34(2):281-282
目的:观察经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干细胞动员后,从髂后上嵴处抽取自体骨髓血200~400 ml,经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制备20~30 ml干细胞悬浊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DSA)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插入闭孔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将细胞悬液缓慢灌注入动脉内。移植后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行走距离、髋关节活动度及影像学改变。结果:全部患者观察随访6~18个月(平均3.6个月),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7例(92.5%),行走间距延长23例(57.5%),关节功能改善13例(32.5%)。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创伤小、疗效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