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认知偏差是指在判断中偏离规范或理性的系统模式,民众由于自身能力、经验限制、知识理解,以及信息复杂、信息过载、信息不确定性、信息来源信任度、信息呈现方式等情况,在健康感知过程中会形成偏离与误判,现实情况与民众感受之间形成落差,认知偏差由此产生。认知偏差分为获得偏差、分析偏差、解读偏差3个重要的维度,3个维度又再细分几个次级维度,他们之间具有相互重叠性和干扰性。强化信任的建立、合适的信息呈现方式、坦诚的态度对校正信息偏差具有效用,在民众健康感知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组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组60例)入院后1 d、3 d、5 d、7 d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IL-6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IL-6及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无进展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无进展性脑梗死组各时间点IL-6及TNF-α浓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血清蛋白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丙氨酰谷氨酰胺(Gln)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6、10(IL-6、IL-10)变化的影响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危重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Gln组各22例,Gln组给常规营养加Gln 0.4 g·kg-1·d-1,共7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内HSP70、IL-6、IL-10、IL-6/IL-10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Gln组治疗后HSP70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IL-6、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P<0.05),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 早期予以危重病患者Gln,可明显提高其体内HSP70的水平,降低IL-6的表达,比常规肠外营养更有利于降低机体应激水平,促进脏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 70)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2例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入院后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在入院第1、2、3、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浆中HSP 70含量,记录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情况及预后.22例研究组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1例和死亡组11例.结果 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浆HSP 70水平第3天表达达到高峰,较第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组较死亡组HSP 70水平在入院第2~4天时,增加明显(P<0.01).2组1周的SIRS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S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HSP 70表达增加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作为早期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吴海荣  蔡毅  余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50-2050,2071
目的通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CT、MRI检查确诊,设计为脑梗死组,另设对照组50例,2组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30,P〈0.01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的软斑及溃疡斑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纳洛酮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甲泼尼龙组(MP组)、纳洛酮组(Na组)、甲泼尼龙联合纳洛酮组(MP+Na组).术后3 h和6 h取标本,用钙结合蛋白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观察肺脏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肺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①6 h MP组较I/R组肺脏IκB-α的表达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和6 h Na组较I/R组肺组织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组和Na组3 h和6 h的细胞凋亡率较I/R组均有所减少(P均<0.01),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均有所减轻.②MP+Na组较MP组、Na组、I/R组肺组织凋亡率、caspase-3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或P<0.01),肺脏IκB-α的表达较6 h Na组显著增多(P<0.05),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损害明显减轻,6 h较3 h减轻更明显.结论 甲泼尼龙、纳洛酮分别通过抗炎、减少caspase-3的激活两个不同途径抑制凋亡的发生,早期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更能有效抑制肺组织I/R损伤凋亡的发生,对肺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海荣  蔡毅  余丹  车杰敏  吴岳海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28-1028,1025
目的通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82例脑梗死患者依据临床、CT、MRI检查确诊,设计分组为复发组102例,首发组80例;另设对照组50例。3组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结果复发性、首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于首发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复发性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2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64排CT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的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和CTA检查大脑中动脉,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为参照,比较其对大脑中动脉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TCD与CTA对诊断Ml段狭窄无显著性,对于诊断M2段狭窄具有显著性。结论 CTA诊断M2段狡窄优于T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