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山市2004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登革热IgM/IgG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C6/36细胞对急性期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布雷图指数(BⅠ)法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6d,共发病37例,登革热抗体阳性37例,分离到登革Ⅰ型病毒4株。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结合部,男性16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63岁,其中10~39岁27例,占72.97%。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67.0,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本次疫情是由I型登革病毒引起,因早期病例误诊,未及时发现传染源,导致疾病传播。快速灭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针对该市的流行因素,今后应继续加强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落实,加强可疑病例的监测和杀灭蚊媒的工作,扩大原因不明发热病人血常规监测范围,特别是曾发生疫情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2.
成立乡镇防保所及其职能与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乡镇防保所的职能与效果。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宏观思维方法,对中山市独立防保所运行1年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7.11%;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传染病发病数比上一年下降44.19%;结核病防治完成率138.46%。肿瘤和麻风病人年均访视次数从无分别到1.38次和2.29次。公共食品卫生从业人员体检率达100%,合格率为93.65%。餐具抽检合格率为76.23%。食品抽查合格率为96.36%:25名乡村医生业务培训达175次,市级系统培训每人各1次。结论 独立运作的乡镇防保所,改变了我国沿袭几十年的农村基层预防保健工作由乡镇卫生院完成的管理模式,对组织实施农村基层预防保健、疾病控制、社区卫生、食品监督与监测工作切实到位,“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山市流动人口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乡镇中学生开展艾滋病性病知识同伴教育效果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对乡镇中学生采取同伴教育措施预防艾滋病的策略。方法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某市,随机选择2所乡镇中学,共征募并培训20名同伴教育员在校开展同伴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在干预前后用相同的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相隔6个月)分别调查192名和191名在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22.92%提高到干预后的66.49%(P<0.05);最近半年有性行为的比例从干预前的18.23%下降到干预后的9.95%(P<0.05);最近一次性生活中采取安全措施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2.71%增加到干预后的94.74%(P<0.05)。结论在乡镇中学生中开展同伴教育活动能显著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减少危险性行为,对发挥中学生在控制艾滋病蔓延的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山市神湾镇定溪管理区甲型肝炎爆发流行调查吴宝燕,邓长根1995年2月21日至3月9日,中山市神湾镇定溪管理区发生一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现将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定溪管理区是神湾镇较偏远的自然村,一面依山,三面环水,交通方便,常住人口74...  相似文献   
6.
疫情报告是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直接影响传染病疫情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也间接影响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为了解中山市各镇区医院疫情报告状况,现将2001年我市各镇区医院疫情旬报表和医疗单位部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人的血液和尿液样本中HIV-1抗体的一致性。方法 在广东省两所劳动教养所收集346名HIV高危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分别用血液和尿液ELISA初筛试剂检测HIV-1抗体。结果 346份血液和尿液样本各18份阳性,其中有17人的血液和尿液平行样本均为HIV—1抗体阳性,血液和尿液样本HIV-1抗体检测的一致性为99.4%。结论 在采集血液样本不便的情况下,可利用尿液ELISA初筛诊断试剂进行HIV感染的筛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中山市沙溪镇,有27个村,总人口62159人;1991年秋,该镇圣狮等4个村及圩镇发生了由Ⅰ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登革热局部流行,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经过:据追朔调查,本次流行的首例为圣狮村民彭某(女,42岁),8月26日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和腹部不适等症状,偶有呕吐,4天后热退,出现全身性充血性皮疹;该病例病前2周未曾外出,病后曾到村卫生站就医。此后,其家周围陆续出现类似病  相似文献   
9.
中山市登革热预防控制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山市登革热预防控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政府建立登革热预防控制和应急机制的常规经济投入及其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山市登革热预防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用比较分析法对登革热预防控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采取常规措施共投入225390元;发生登革热疫情后,共投入疫情调查处理费212197元;病人的总诊疗费用为86770.9元,平均每例为3099.O元;病人及其家属消耗误工费用为15050元,平均每例为537.5元;中山市登革热预防控制费用效益比率为1:5.7。结论:查出中山市登革热预防和控制费用以及登革热预防控制的经济效益;证明该市实施的登革热预防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991年中山市沙溪镇登革热局部流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1年秋,我市沙溪镇圣狮等4个村发生了由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登革热流行。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概况:1991年9月中旬,市人民医院内科报告疑似登革热病例。患者彭××(男,26岁)发热、骨关节酸痛,但未见典型皮疹,血常规检查WBC1.6×10~9/L、血小板120×10~9/L。9月18日,我们曾进行调查访视,觉得症状不典型;该院传染科会诊亦倾向于其他病毒性感染。于9月29日采集到双相血后,送省防疫站检查,后报告I相血分离到I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