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曼氏血吸虫的虫卵和成虫免疫家兔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以日本血吸虫虫卵、尾蚴和成虫为抗原分别进行的COP,CHR和ELACIEP测出,表明两种人体血吸虫存有显著的交叉抗原成分。应用此种血清交叉反应性,以检测抗异种人体血吸虫的抗体,似有效而可取的,可用以辅助诊断援外回国人员是否感染国外人体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双面胶纸条法CO-PT(DGS-COPT)和常规法COPT(CV-COPT),以单盲法比较试验了120例粪便检查阳性血吸虫病人、120例经用吡喹酮治疗3~4年及≥5年血吸虫病人和120名健康人。IE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1.7和95.8%.两种COP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7~82.5%和96.7~97.5%,无显著性差异。三种血清学方法比  相似文献   
3.
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30天开始,每日肌注醋酸可的松(ACT)15~20mg/只,连续注射10天,并于感染后6周,进行解剖,分离肝组织的虫卵,制成干卵并作虫卵活性观察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实验进一步证明,应用免疫抑制方法,可增高动物肝组织内虫卵的得量(为对照组的2.3~2.5倍);感染家兔经注射ACT 后,其肝组织内虫卵的活性不受影响。认为应用家兔免疫抑制方法以增高肝内血吸虫卵的得量是有效而可取的,为解决COP 使用的干卵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在南非持续研究有关盐浓度对传播血吸虫病的影响,作者观察了梅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南非株的虫卵孵化力与毛蚴的寿命和感染力。实验材料、条件和试验盐浓度:均与Donnelly等(1983)所报道的一样。三种血吸虫虫卵孵化力和毛蚴寿命试验所用盐浓度为1.75、3.5、5.25、7.0、8.75、10.5、14.0、17.5、27.0、35.0‰。毛蚴感染力试验所用的盐浓度为1.0、1.75、2.5、3.5、4.5、5.25‰。  相似文献   
5.
为了血吸虫病的诊断目的,本文作者应用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的空气干燥虫卵作抗原,试图建立一种简易的环卵沉淀试验 (COP)。空气干燥虫卵:取感染日本血吸虫后8~9周的鼠肠组织,经消化法收集虫卵,用冷蒸馏水洗涤,置虫卵混悬液一滴(约含100个虫卵)于载玻片上,放于黑暗处以防止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尼龙圆片固相吸附纯化血吸虫卵抗原建立一种简易的免疫酶测定法,初步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对象:健康家兔10只,每兔按常规法感染300~1,500条血吸虫尾蚴,6周后试验。另以5只健康兔作对照。病人系选自湖南省岳阳地区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人。正常人为环卵沉淀反应和酶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酶标对流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动态情况以及进一步证明该法的稳定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诊断价值,进行了本项研究。研究中,同时应用环卵沉淀反应进行对比观察,并探索改进了酶标对流的试验方法,对两种酶标对流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分为每日、间日注射醋酸可的松(ACT)25mg和对照组3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注射ACT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受到显著抑制;其中每日注射者肝组织内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的减弱程度和血吸虫虫卵的活性与得量的增高,均较间日注射者为显著。因此,可应用免疫抑制方法提高感染兔肝组织内的虫卵得量,以供免疫学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酶标对流研究的基础上,于1982年起从改进免疫酶测定的载体着手,以寻找操作简易,应用方便,花费较少,效果较好,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验证日本血吸虫成虫靶抗原Sj23与小鼠杂交瘤衍生IgG2a抗体(称为I134)之间的免疫反应。作者使用门脉冲洗法自感染的小鼠或家兔取得日本血吸虫,用作试验材料。将取自感染小鼠的血吸虫成虫用3种方法进行标记。①培养于含~(35)S-蛋氨酸的培养基中以生物合成的方法对虫体蛋白质进行标记;②按Handman等(1981)所介绍的方法,在存有乳过氧化物酶(LPO)的条件下用~(125)碘标记虫体;③使用Bolton和Hunter(1973)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