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和3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方法:收集36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分别行常规MRI平扫、DKI、3D ASL及增强扫描,经后处理得到DKI、3D ASL相关参量图,选择肿瘤实性部分和对侧正常脑白质,分别测量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扩散峰度(Kr)、轴向扩散峰度(Ka)和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脑血流量(CBF),并计算各相对参数值rMK、rKr、rKa、rFA、rMD和rCBF。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各参数值及相对参数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MK值、rCBF值及病理级别三者间的相关性。绘制rMK值与rCBF值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ROC曲线,计算AUC,寻找最佳诊断界值,两者AUC比较行Z检验。结果 :经检验分析,MK、Kr、Ka值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MD值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的rMK、rKr、rKa、rFA、rMD值及rCBF值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肺癌淋巴结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82例肺癌患者术前PET/CT及增强CT检查者对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564枚,其中78枚(13.8%)证实为转移。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增强CT,P均0.05。PET/CT与增强CT对区域淋巴结分期总的准确性分别为[87.8%(72/82)及70.7%(50/82)],P0.05;对区域淋巴结N0、N1、N2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9.3%(25/28)、83.3%(20/24)、90.0%(27/30)]vs[85.7%(24/28)、50.0%(12/24)、73.3%(22/30)]。结论 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高于增强CT,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提高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对比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1年5月接诊的8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需接受CT诊断与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MRI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诊断,MRI诊断对线样征、局部囊变征象检出率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与增强CT(CE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及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在我院行CECT和PET/CT检查的胰腺病例(时间间隔≤2周),并以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ECT、PET/CT对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胰腺癌TNM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共入选病例68例,其中男43例,女25例,恶性48例,良性20例.良性病变组SUVmax平均5.06(范围1.10~29.10),恶性病变组SUVmax平均7.80(范围1.60~17.60).CECT与最终诊断有中度一致(κ=0.414,P<0.05);PET/CT与最终诊断有较高度的一致性(κ=0.677,P <0.05).术前CECT和PET/CT诊断胰周血管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9%、93.3%、93.1%)vs(21.4%、93.3%、58.6%).CECT和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4.7%、91.7%、75.9%)vs(76.5%、83.3%、79.3%).CECT和PET/ CT诊断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8.8%,100%,85.4%)vs(88.2%,96.8%,93.7%).结论 PET/CT在胰腺恶变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远处转移的有更高的敏感性;而CECT可以精确地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对远处转移的有更高的特异性,两者各有优势不能相互取代,临床工作中需要我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必要时联合应用,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寻鉴别肝内胆管癌与良性病灶的最佳放射摄取半定量诊断界值。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2年12月因常规影像学怀疑肝内胆管癌并行PET/CT检查患者的资料。分别使用视觉分析法、SUV_(max)法、T/N比法及综合分析法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效能。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2例为肝细胞癌,39例肝内胆管癌及10例良性病灶;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92.3%;特异度75.0%;准确度88.2%;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75.0%。39例肝内胆管癌的SUV_(max)均值是9.65±4.44,10例良性病灶的SUV_(max)为5.17±2.3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肝内胆管癌的T/N均值是4.29±2.16,10例良性病灶是2.03±0.7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诊断胆管癌的SUV_(max)、T/N的ROC曲线。当SUV_(max)最佳诊断界值是4.0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50.0%。当T/N最佳诊断界值是2.8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90.0%。视觉分析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T/N法较视觉分析法有较高的特异度(P0.05);SUV_(max)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结论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有较高诊断效能,但仍存在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合理应用各项代谢参数并结合同层CT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ET-CT以不同淋巴结短径和SUVmax为标准在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差异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5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在术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分别以淋巴结短径≥3、5、8、10mm,淋巴结SUVmax≥1.0、1.5、2.0、2.5为标准对结直肠癌进行术前N分期,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8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5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短径≥3、5、8、10mm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8.8%、66.3%、51.3%、43.8%,Kappa值分别为0.528、0.473、0.274、0.171;以淋巴结SUVmax≥1.0、1.5、2.0、2.5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62.5%、63.8%、52.5%、53.8%,Kappa值分别为0.435、0.459、0.297、0.317.经卡方检验,淋巴结短径≥3mm与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74),淋巴结短径≥3mm与8mm以及1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P=0.007);淋巴结SUVmax≥1.5与1.0以及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P =0.096),淋巴结SUVmax≥1.5与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淋巴结短径≥5mm与SUVmax≥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27).结论 以淋巴结短径≥5mm,SUVmax≥1.5为标准诊断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可操作性较好,Kappa检验与手术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方面的价值和诊断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增强CT、18F-FDG PET/CT及其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及区域淋巴结分期中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8月~2011年6月因肺部实性病灶行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22例,其中恶性82例,良性40例.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增强CT及PET/CT结果与其对照,并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增强CT、18F-FDGPET/CT在肺癌及淋巴结的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病灶SUVmax、CT强化值及综合分析法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75.0%、84.4%、88.0%和76.9% (SUVmax);67.1%、82.5%、68.3%、88.7%和55.0%(强化值);96.3%、90.0%、94.3% 、95.2%和92.3%(综合分析).其中SUVmax、综合分析法诊断肺癌方面比CT强化值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分析法比PET/CT的SUVmax在诊断肺癌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的区域淋巴结分析的准确性方面PET/CT较增强CT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诊断肺癌相比增强CT的强化值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同时PET/CT在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分期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增强CT.PET的标准化摄取值、增强CT的强化值及CT的形态学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显像中原发病灶的各项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和病灶T分期与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18 F-FDG PET/CT检查后行肺癌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资料,与病理对照,统计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期与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之间是否有差异及相关性;通过ROC曲线方法评价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对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判断的价值。结果93例患者中N0 48例,N1 15例,N2 30例。Mann-Whitney U非参检验分析显示: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均0.05)。非参数假设检验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显示:除MTV外,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TLG、T分期与N分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肺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TLG、T分期与N分期均有相关性(P均0.05),MTV与N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利用ROC曲线分析,SUVmax、SUVmean、MTV、TLG、T分期诊断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695、0.640、0.728、0.626(P均0.05)。TLG在这些参数中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以TLG13.765(g)作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性83.7%,特异性45.5%,阳性预测值65.1%,阴性预测值71.4%,准确性67.7%。结论 SUVmax、SUVmean、MTV、TLG和病灶T分期与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TLG诊断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效能较高,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