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玉草  吕柳  王海隆 《光明中医》2023,(22):4322-4327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1日,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25例患者。结果表明相较常规治疗方法,针刺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增加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SR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未来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缓和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remitting seronegative symmetrical synovitis with pitting edema, RS3PE)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正虚感邪、痹阻关节,肺脾肾虚、水液代谢失常。对于本病证型的认识,临床医家各有特点,辨证分型归纳为湿热蕴结,脾肾亏虚型。治疗方面,中药或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本病不仅能够提高疗效,亦能在疾病缓解期使西药稳固撤减,降低不良反应。此外,需注重预后与调护以益于疾病的治疗。目前,中医药治疗RS3PE综合征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现有文献多基于临床病例报道,证据强度较低;本病缺乏统一、明确、规范化的诊断、辨证及治疗;对中药、针灸治疗本病的机制研究较少。为此,应当总结中医药治疗RS3PE综合征的经验,积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形成统一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规范,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以揭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从而全面提高中医药治疗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以毒立论"治疗痹证,毒为痹证发生的外部原因,虚为痹证发生的根本原因,瘀为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毒、虚、瘀"在痹证发生发展过程中,既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亦是重要的病理产物。在治疗上,灵活应用"解毒、补虚、祛瘀",痹证急性期,当以解毒为先,兼以祛瘀,酌加补虚之品;痹证缓解期,以祛瘀为重,兼以解毒,补虚扶正以驱邪外出,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精准医学和个体化诊疗RA成为探讨与研究的热点,而辨证论治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突出个体化诊治疾病的中医思路。在一定程度上,精准医学提出的的疾病个体化诊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准医学背景下的辨证论治是RA未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以期为RA的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土茯苓抗痛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UniProt、OMIM、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等数据库预测土茯苓抗痛风的活性成分和推测靶点,进行富集分析以阐明核心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途径;同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了一个“成分靶向通路”网络。结果 经分子对接验证显示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紧密结合,阐明了土茯苓抗痛风的分子机制是通过槲皮素、柚皮素和β-谷甾醇等主要成分,作用于IL1B、CXCL8、PPARG、CCL2、PTGS2、IL6、STAT1靶点和多种途径。结论 土茯苓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痛风作用,为今后进一步阐明土茯苓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开展实验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在步行周期中支撑相时足底各区域压力变化与正常健康人的差异,为疾病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变化特征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30例双侧膝关节炎的患者以及30例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Foot Scan测量系统采集患者及正常人足底7个区域的数据,选择各区域开始触地时刻、结束触地时刻,以及触地(受力)时间比作为主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健康组相较于双KOA组,开始触地时刻左足足底M1区(P0.01)、M2区(P0.05)较晚,右足足底M1区、M2区、M3区、M4区(P0.01)较晚;结束触地时刻,左足足底M3区(P0.05)、M4区、M5区、HM区、HL区(P0.01)较早,右足足底M3区、M4区较早(P0.05)、HM区、HL区较早(P0.01);触地时间比,左足足底M2区、M3区、M4区、M5区、HM区、HL区较短(P0.01),右足足底M1区、M2区、M3区、M4区、HM区、HL区较短(P0.01)。双KOA患者左右足比较,开始接触地面时刻无差异,左足结束触地时刻M4、M5区较右足晚(P0.05),触地时间百分比M5区较右足高(P0.01)。结论:①双KOA患者左右足受力不均衡,主要表现在M4、M5结束触地时刻左足较右足晚。②双KOA患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分布具有特征性,足底各区域触地(受力)时间百分比左右足高于正常健康人群,M3、M4区触地(受力)时间延时最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的疗效。 方法 回顾1例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注射后6 d基本可正常进食,7 d吞咽造影显示环咽肌明显开放。 结论 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文章以“双毒学说”为切入点,阐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双毒学说”的核心病因应归结于毒,根据不同发病特点,可分为“外感邪毒”和“内生伏毒”。文章阐述了“双毒学说”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现实意义,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分析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朱良春教授医案57则,共计115首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方药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11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朱良春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以期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痛风(Gout)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应森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双毒学说"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认为本病之核心病因病机在"毒",又因其发病时间、感邪性质、致病特点等不同,主张分期治疗,急性期(亦称外毒期或邪毒期)以"外感邪毒"为主,缓解期(亦称内毒期或伏毒期)以"内生伏毒"为主,基于"双毒学说"指导下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恰可为痛风性关节炎分期论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