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吕志倩 《北方药学》2015,12(12):56-57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老年鼻咽癌放疗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7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将3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对症处理加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另外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对症处理治疗放疗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劳动力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两组白细胞下降、唇角干裂、呕吐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鼻咽癌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有一定疗效,能够提升其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好发年龄为40岁~59岁,男女比例为2.5~4:1。鼻咽腔是被颅底、颈椎、软腭背侧、鼻腔后端围绕的一个深在腔隙。颅底中线及中线旁结构如蝶窦、海绵窦、斜坡、岩尖等刚好在鼻咽顶壁及顶侧壁上方,并有破裂孔、卵圆孔等天然孔道相通。因此,鼻咽癌伴颅底、颅内受侵多见,主要破坏颅底骨质、副鼻窦和颅内其他组织,是肿瘤T分期较晚表现。临床工作中,所见初次就诊鼻咽癌患者很多已出现颅底颅内受侵表现。因此,正确判断鼻咽癌有无颅底骨质破坏及颅内侵犯对临床诊疗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初诊鼻咽癌时于治疗前行鼻咽CT及鼻咽MRI检查的43例病例,予以分析比较CT及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张洋  张宁  王巍  李绍恩  吕志倩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63-2664
目的:探讨MRI(核磁共振)检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与触诊法比较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医院肿瘤医院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病例108例,MRI全部行矢状位、横轴位、冠状位及Gd—DTPA增强扫描,MRI结果与触诊法进行比较。结果:108例颈淋巴结阳性触诊法检出73例,检出阳性率为67.59%;MRI检出91例,检出阳性率为84.26%,MRI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触诊法,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7,3199,P〈0.01)。结论:MRI应用于鼻咽癌放疗前对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明显提高颈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门诊放疗患者;与2018年1-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的患者136例,由1名医生与1名护士组成一个医护小组共同管理一组患者。通过定期随诊、电话沟通、分组微信群等方式,全程跟进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了解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及配合居家护理现状。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后两组门诊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率、治疗期间的随诊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率、治疗期间的随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治疗过程的观察随访,确保患者放疗过程顺利完成,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4月—200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经切除活检确诊,其中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患者18例,随访期间死亡9例,5年总生存率为83.8%,10年总生存率为62.5%。结论:目前,临床治疗男性乳腺癌的理想疗法是采用手术为主,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为辅,男性乳腺癌的预后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苹果酸的快速简易定性法和纸层析定性法。概述了用曲霉属的一些菌种的L-苹果酸直接发酵的实验过程和方法。由土壤里分离出温氏曲霉、黑曲霉黄曲霉和米曲霉。实验中使用了C_0~(60)射线、5氟尿嘧啶和高温分别地或复合地处理一些菌种。我们从黄曲霉野生型菌株中获得到一些变异株,L-苹果酸产生菌株黄曲霉T18(具有抗Zn~( )和耐高温)在适宜条件下摇瓶中积累L-苹果酸3.31克/分升,总淀粉重量转化率为30%。  相似文献   
7.
临床送检的病理组织标本经病理医师取材后,需要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才能制作石蜡切片,透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蜡制片的质量.二甲苯是病理组织透明最常用的试剂,但二甲苯具有毒性,不利于病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我们使用环保型BT生物组织透明剂替代有毒的二甲苯应用于病理组织透明,制作病理切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基因G870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组织病理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 capture II,HC-2)确诊的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273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FLP)技术检测CCND1基因G870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GA基因型和GG基因型患者发生局部放疗失败(ORGA=2.74,95% CI 1.37~5.46;ORGG=3.01,95% CI 1.42~6.39)和复发转移(ORGA=2.52,95% CI 1.12~5.63;ORGG=3.95,95% CI 1.68~9.26)的风险明显增加,且无复发转移生存期明显缩短(PGA=0.010,PGG=0.045)。结论:CCND1基因G870A位点多态性与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及复发或转移风险相关,可能是宫颈癌放疗疗效及复发或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与放疗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局部进展期(T3/T4)低位直肠腺癌(距肛缘≤9Ccm)患者51例,术前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并联合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进行手术。结果3例患者临床完全消退(cCR),占5.88%,未行手术;其余4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R0),实际保肛率90.20%(46/51),10例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为病理消退(pCR),总消退率为25.49%(13/51)。肿瘤降期41例,占80.39%。5年无病生存率为70.59%,总生存率为80.39%。放化疗过程中出现3、4级不良反应5例,无疾病进展、手术死亡者。结论术前口服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清EBV-DNA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其中200例NP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每3月以及出现复发、转移时检测患者血清EBV-DNA含量,分析EBV-DNA的表达与NPC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568,P<0.05),EBV-DNA表达量随着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局控组EBV-DNA阳性率是6.59%(11/167),显著低于复发组的57.14%(12/21)以及转移组的91.67%(11/12);转移组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复发组.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且与NPC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测定NPC患者体内EBV-DNA水平,可以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