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左心衰竭状态下经过压力训练的右心室心脏病理学变化。方法 用14只绵羊,首先通过左冠状动脉结扎方法造成左心衰模型,然后在该模型上采用右心室压力超负荷训练,并进行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选择性结扎绵羊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对角支动脉,可以获得稳定的左心衰模型。病理学检查显示右心室心肌细胞肥大。结论 本实验初步证明了在左心衰竭状态下经过压力训练的右心事可以适应高压环境。该实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心脏非粘液性原发肿瘤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65年至1993年间,共检出心脏原发肿瘤236例,其中16例为非粘液性肿瘤,占同期心脏原发肿瘤的6.8%。包括脉管瘤7例,间叶细胞瘤5例,间皮细胞瘤、脂肪瘤、横纹肌肉瘤及纤维弹力瘤各1例。良性和恶性肿瘤各8例。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心肌病(ICM)系长期的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引起.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缺血性心肌病(ICM)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中罕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1976-2006年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30年手术切除的56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中,选择年龄不超过18周岁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所见,部分病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52例中年龄平均12岁,最小6个月;男女各26例.良性肿瘤48例,占93%,其中黏液瘤最常见(31例),其它依次为纤维瘤(4例)、横纹肌瘤(3例)、海绵状淋巴管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2例),还有颗粒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平滑肌瘤各1例.恶性肿瘤4例,占7%,分别为血管肉瘤、纤维肉瘤、黏液纤维肉瘤及低分化肉瘤.3岁以内婴幼儿原发心脏肿瘤以横纹肌瘤(3例)和纤维瘤(3例)较多,还可见恶性的低分化肉瘤(1例).52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或基本符合的占93%,误诊7%.结论 儿童心脏肿瘤类型多样,年龄较大者也以黏液瘤最多,而婴幼儿期以横纹肌瘤和纤维瘤多见.恶性肿瘤为分化较差的肉瘤,好发于右心,可见于婴幼儿.肿瘤临床诊断时应密切结合患儿年龄、瘤体生长部位及影像形态特点,才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性疾病,以气道呈可逆性阻塞为特点,临床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广泛性的哮鸣音。我院自1998-02~2001-05对56例重症哮喘病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全部病例均在8~20d治愈或缓解,效果满意。 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43+14)岁,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4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吸入刺激性气体13例,劳累7例,精神紧张10例。 2 对与疾病有关的相关因素的评估 ①估计病人病情: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做出病情初步评估,明确处理重点,给予急救处理,使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24岁,以孕41周待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于1987年11月8日入院。体检:T36.5℃,P86次/分,BP160/110 mmHg,心肺无异常。血、尿常规正常。于11月9日下午1点行剖腹产娩出二男婴。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及心脏移植术后疗效的病理学观察。方法收集心脏移植术后病理确诊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病例共8例,对受体心脏进行测量、大体观察,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后光镜观察,1例进行电镜观察,移植术后心内膜心肌活检进行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分级。结果受体心脏重量均增加,全心增大,心室扩张。左、右心室较广泛的灶性脂肪浸润,右室为重。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灶性瘢痕的形成则多以左室为重。3例室间隔可见灶性脂肪浸润。瓣膜和冠状动脉病理改变轻。1例电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移植术后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除1例一次为ⅢA外,其余为0-Ⅱ级。术前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不符合6例。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右室心肌组织被脂肪组织和(或)纤维组织所取代为病理特征,可累及左室和室间隔,心脏移植术为治疗晚期患者的可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85例宫颈糜烂流行病学因素分析吕凤英,曹淑珍,卞清云(临沂地区妇幼保健站)(郯城县妇幼保健站)关键词宫颈糜烂:流行病学:调查为了做好妇科病防治工作,提高女职工健康水平,我站对985例女职工宫颈糜烂患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站于1...  相似文献   
9.
绵羊左心衰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选择性结扎绵羊冠状动脉对角支,以获得稳定的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方法对4只绵羊从心尖至心底大约40%处结扎冠状动脉对角支,在结扎前、结扎后30min和7d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作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电图,评价心功能;然后处死绵羊,作心肌病理检查。结果4只绵羊均存活。结扎后30min和7d主动脉收缩压、心排血量较结扎前降低,肺动脉收缩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中心静脉压较结扎前均升高;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较结扎前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较结扎前降低(P<0.05)。结论通过选择性结扎绵羊冠状动脉对角支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左心衰竭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罕见的心脏复杂畸形一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吕凤英,黄文英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0岁。自幼发现心脏病,易感冒,无晕厥及紫组。入院检查:血压13.3/9.3kPa(100/70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