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之宫调对晚期胃癌患者安宁疗护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14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安宁疗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行音乐之宫调干预,观察两组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36.98±2.46)分、(36.87±2.54)分,低于对照组的(41.21±2.17)分、(42.34±2.21)分;观察组QLQ-C30评分为(61.53±3.75)分,高于对照组的(53.45±3.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五行音乐之宫调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安宁疗护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提高安宁疗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胶囊,每次20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疼痛强度评分、指地距离及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指地距离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3.8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P物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林如意  吴林  叶锐 《四川中医》2020,38(7):180-182
目的:观察通络止眩针法联合基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V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PCVI志愿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络止眩针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①针药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DHI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针药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针药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及LVA、RVA以及B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止眩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属中医中风病之范畴。从中、西医对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目前临床治疗应当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有手术指征者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及不宜手术者,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在西医脱水、降颅压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活血化瘀、化痰通腑、泻火熄风开窍,同时配合西医凝血酶抑制剂、神经保护剂、血管扩张剂等,以降低脑出血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0.9%,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0.0%(χ2=11.052,P=0.024);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及时采用机械通气,快速进行脱水降颅压以及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和丙种球蛋白冲击的治疗治疗方法。结果 3例重症患儿均抢救成功。结论严密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及早对重症患儿进行诊断并进一步采用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儿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罗和平  王邦博  叶锐  胡穗 《河北中医》2010,32(9):1296-1298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加味牵正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等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具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持续微量泵输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分型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种分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9%、85.7%、90.0%和85%;对照组4种分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5.5%、42.9%、50.0%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孙亦群  唐洪梅  叶锐位 《中国药师》2009,12(12):1735-1737
目的:测定肠激安胶囊中微量元素含量,为肠激安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药理作用关系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采用HNO3-HCl(4:1)和HNO3-HClO4(4:1)两种硝化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肠激安胶囊中7种微量元素(Zn、Fe、Cu、Mn、Mg、Ca、Pb)的含量,并比较两种硝化方法的优劣。结果:结果显示两种硝化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Ca、Zn、Fe三种对人体有补益作用的元素含量丰富;而Pb与cu含量很少。结论:肠激安胶囊中含有丰富的有益的微量元素,而有害的微量元素含量甚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病后不同就诊时间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1例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前后听力变化.结果 随就诊时间延迟,患者疗效降低,经x2检验,就诊时间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确诊,及时有效治疗对突发性聋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