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丝与Sertoli细胞屏障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世隽  游美梅 《解剖学报》1992,23(2):169-172
  相似文献   
2.
陈咏梅  叶世隽  黄玉苓  郑文利 《解剖学报》2000,31(4):339-342,I011
目的 研究大鼠睾丸细胞内视黄醇结合蛋白-I(CRBP-I)及细胞内视黄酸结合蛋白-Ⅱ(CRABP-Ⅱ)mRNA水平与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周期的相关关系。方法 分别以地高辛标记的大鼠CRBP-I及CRABP-ⅡcDNA探针在SD大鼠睾丸冰冻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应用激光密度扫描系统对阳性信号进行定量。结果 CRBP-I及CRABP-Ⅱ mRNA在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C)中表达。CRBP-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嗅粘膜诱发嗅性诱发电位(olfactoryevokedpotentials,OEP)作为一项客观而灵敏的电生理检测技术 ,具有广阔的科研前景。本实验以电刺激大鼠嗅粘膜 ,成功记录到大鼠OEP ,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对嗅球神经元中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hydroxylase ,TH)表达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①实验动物 :6~ 8周龄健康大鼠 2 4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80~ 2 2 0g ;②实验仪器 :诱发电位仪 (MEB -5 30 4K型 ,日本光电株式会社 ) ,TD -2 0 0 0真彩色病理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胶体碳作为示踪物,对小鼠在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休克时的肺,小肠和膈肌进行了血管通透性的形态学研究。 结果表明,注射内毒素30min后,属於体循环系统的支气管微静脉。小肠粘膜下层的微静脉以及膈肌血管树的微静脉及毛细血管后徼静脉段开始有碳黑颗粒沉着,这些徼静脉在电镜下发现为内皮细胞间连结开放,碳黑颗粒通过开放的连结进入内皮下,形成静脉漏,或称碳漏。它是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标志之一。随着内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微静脉漏的数目增加,表明内毒素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随着休克进展而不断加重。但属於肺循环系统中的微血管,只见毛细血管管腔内嗜中性白细胞、血小板逐渐增多,在内毒素注射后60min,嗜中性白细胞的特殊颗粒减少,吞噬泡出现,并发现这些血液有形成分粘附在内皮细胞表面,说明肺微血管的变化和血管通透性变化是相应的。最后对微静脉漏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醋酸棉酚对大鼠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比较了灌饲不同剂量棉酚对大鼠肾上腺皮质各带微细结构的影响,并对球状带细胞作了立体计量分析。研究表明10毫克剂量组大鼠球状带腺细胞未发现有超微结构的改变,然而25毫克剂量组则可见线粒体略有增多,嵴突减少,光面内质网略见扩张,高尔基体增大,扁平囊扩张,脂滴也略有增多。立体计量分析表明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在服药组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别。 25毫克剂量组束状带出现了对照组未曾见过的“异常细胞”。该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质浓缩核膜皱缩,光面内质网减少,线粒体基质变性,但在另一些细胞中出现表示代偿性增强的光面内质网,糖原增多,膜轮体也略有增多,并有胆固醇结晶的出现。网状带未发现明显改变。最后讨论了这些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家兔心肌细胞的连接,特别是心肌细胞内横小管与肌浆网的“特化连接”进行了研究。心肌细胞膜深入肌细胞内,形成横小管,围绕在肌丝区之间。兔心肌横小管较发达,切面呈椭圆形,直径为150nm,横靠心肌纤维Z线。心肌细胞肌浆网分支互相吻合,围绕每个肌丝区之间,网孔较大,其末端膨大,附于Z线附近的横小管上,与横小管共同构成二联管。肌浆网和横小管互不相通,相邻两膜不融合,两膜间有10nm宽的空隙,肌浆网规则地向横小管伸出足突。有些二联管中,横小管与肌浆网间存在着膜的“连接”,即横小管的一侧,有长约375nm的细胞膜增厚,电子密度加大,并且分裂成2层。相对应的肌浆网膜也产生同样的特化。横小管膜和肌浆网膜之间,有宽约31nm的间隙,间隙中央有电子致密物质,致密区和透明区有规则地间隔,构成不连续的小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胶体碳作为示踪物,对小鼠在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休克时的肺、小肠和膈肌进行子血管通透性的形态学研究。 结果表明,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30分钟,属于体环循系统的支气管微静脉,小肠粘膜下层中之微静脉以及膈肌血管树的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段开始标记有碳黑颗粒。这些标记有碳黑颗粒的微静脉,在电镜下发现内皮间的连结已打开(即相邻内皮细胞膜之间的间隙加宽了),碳黑颗粒通过这些已打开的连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家兔在下身负压作用下,心电图和超微结构改变及其关系.有心电图ST-T改变者,电镜下心肌细胞的结构大致正常,但胞质内糖原颗粒减少或消失。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嵴突稀疏,基质密度降低,出现空泡,未见无定形致密体。此种改变基本上与结扎冠状动脉造成的早期心肌缺血改变类似。下身负压下不足以引起心电图ST-T改变者,超微结构变化基本同上,唯其胞质内尚存较多糖原颗粒,可能与机体的循环调节能力不同有关。而心肌间质毛细血管管腔不规则,内皮细胞向管腔伸出许多形状各异的突起,则可能起到减缓血流,增加内皮细胞表面积,促进物质交换等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发现大鼠出生后2~60d,睾丸支持细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mRNA水平处于波动状态。生后早期(2~5d),睾丸FSHRmRNA水平轻度增加而后下降,在青春期前(10~15d)维持较低水平。进入青春期后,睾丸FSHRmRNA水平再次升高,尤以生后20~25d上升迅速,于生后25d达高峰。40d之后睾丸FSHRmRNA水平重又出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内毒素可以引起体循环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静脉漏。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山莨菪碱对此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