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出现双向分流时,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对肺动脉压控制及右心功能改善,术中麻醉的用药和管理、满意的畸形纠治,以及术后的呼吸管理和防治心功能不全,一直是临床致力解决的问题。现将32例此类病例的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12月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4.3岁,体重4.5~27kg,平均9.6kg,≤2岁者18例,>2岁者1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16例,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VSD ASD PDA3例,完全…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耳鼻喉科手术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持续给药无阿片蓄积等药理特性。应用于临床时具有副作用少、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性的呼吸抑制等优点。随着小儿耳鼻喉科手术的发展,手术类型和数量的增加,对手术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安全、有效,还要高效、舒适。本研究旨在对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并与芬太尼进行对比。选择我院耳鼻喉科2005年2月至9月间行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的小儿64例。  相似文献   
3.
法洛四联症39例手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法洛四联症(TOF)的病理特征及其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TOF根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分析39例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准备,麻醉诱导、维持用药,术中监测,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患儿发绀消失,血氧饱和度达98% ̄100%。动脉氧分压皆在100mmHg以上。本组术后因脑血管先天畸形,术后出血死亡2例,系统性毛细管渗漏综合征死亡1例。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结果均较稳定。结论防止右向左分流增加而导致的严重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低血压是麻醉管理的重点。心肺分流术(CPB)前应尽量维护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术中缩短体外循环的时间,做好心肌保护;体外循环后恰当应用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一种效果较好的《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模式。方法通过医生、护士、分别带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带教效果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带教各自有所长,不能互相代替。结论学生临床见习阶段带教教师最好是二者结合带教较好。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先心病21%)居第二位,在儿童病例中占首位[1]。我院自1990年开始心脏外科手术以来,对于PDA结扎术的麻醉方法,前期应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近年来将单次硬膜外阻滞复合于此麻醉方法中,从而减少了静脉用药,更明显的是通过临床观察对比,体会后一种方法对于手术后早期拔管及患儿病情恢复和护理更适合。现将这两种方法作一比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皆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没有或仅有轻至中度肺动脉高压者。心功能级-级,见表1。表1 一般资料分组n年龄性别男女体重…  相似文献   
6.
小儿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程燕生,吕改华,史素丽穿刺方法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内侧交点向外旁开0.3~0.5cm处为穿刺点,针向喉头水平、颈动脉搏动点外侧0.5cm下内侧方向进针1cm左右,针与冠状面呈30~45·角,边进针或退针边用5ml注射器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一般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对比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术期脑状态指数(CSI)与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相关性,并探讨CSI预测E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口腔龋齿治疗手术的患儿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2~7岁,ASAⅠ或Ⅱ级,根据全麻苏醒期患儿有无躁动分为两组:躁动组(A组)和无躁动组(NA组)。所有患儿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使用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HXD-I)监测CSI,分别记录插管后(T_1)、手术开始20 min(T_2)、停麻醉药时(T_3)、拔管后(T_4)及唤醒时(T_5)的CSI,包括镇静指数(WLi)、镇痛指数(PTi)、皮层下兴奋指数(SCEi)、皮层兴奋指数(CEi)、谵妄指数(DELi)、遗忘指数(AMi)、焦虑指数(ANXi)和舒适指数(CFi)。绘制相关指数的ROC曲线,计算各指数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患儿发生EA 21例(21%)。T_1—T_5时两组WLi、PTi、DELi和A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_5时A组SCEi、CEi、ANXi和CFi明显大于NA组(P0.05)。SCEi、CEi、ANXi和CFi预测EA的AUC分别为0.765、0.768、0.712和0.717,敏感性分别为81%、100%、85.7%和61.9%,特异性分别为70.9%、44.3%、49.4%和77.2%。结论 SCEi、CEi、ANXi和CFi均可有效预测龋齿手术患儿全麻EA的发生,但SCEi的预测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的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对疾病、麻醉、手术等耐受能力差,低体重新生儿麻醉和术中处理难度大。2004年1月-2004年10月对51例3kg以下新生儿施行手术,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心率变异性在心内直视手术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麻醉和心内直视手术对小儿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  2 0例ASAⅠ~Ⅱ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麻醉诱导 :羟丁酸钠 80~ 10 0mg/kg ,芬太尼 3μg/kg ,潘龙 0 0 8~ 0 1mg/kg ,气管插管。麻醉维持 :芬太尼切皮前总量达到 30 μg /kg ,于转机前和停机后静脉注射 10 μg /kg。潘龙 0 1mg/kg分别于切皮、转机前、停机后静脉注射。羟丁酸钠于转机前停机后静脉注射 4 0mg/kg。体外循环 :西京鼓泡式氧合器 ,改良托马液 15~2 0ml/kg主动脉灌注。主动脉阻断时间 ( 4 6± 2 4 )min ,转机时间 ( 81± 31)min。监测术前、切皮前、体外前、停机后、关胸后、术后 1d、术后 2d的低频、高频、总频、低频 /高频以及术中各时点脑电双频指数 (BIS)值。结果 与切皮时比较 ,体外循环后心率变异性各值明显减低 ,P <0 0 5。与手术前比较 ,手术后当日、术后 1、2d心率变异性各值减低并逐渐恢复 ,P <0 0 5。结论 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操作以及低温对患儿的自主神经系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并持续到 2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