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天士,清代杰出医家、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且在内伤杂病方面,尤擅治疗脾胃病证,叶氏继承东垣学说,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阐述脾胃分治之理,创立胃阴学说。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夜生活亦丰富多彩,通宵达旦尤为常见,如此一来,人体阴阳平衡严重破坏,加之饮食不节,肆食肥甘厚腻之品,致使脾胃功能受损。所以,对其未病先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史林林  刘力  刘智斌  陈晨  赵盼盼 《中医学报》2019,34(9):1993-1996
目的:比较针药并用与单纯针刺、单纯中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选用双侧天枢、大肠俞,得气后辅以电针;中药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针药组采用针刺加口服参苓白术散,疗程均为28 d,随访3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针药组有效率为96.7%,优于中药组的83.3%和针刺组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大便次数均显著减少,且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显著减少患者大便次数,降低患者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