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原核表达载体. 方法从人肝组织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逆转录巢式 PCR扩增MMP-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亚克隆,经双酶切及核苷酸测序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人MMP-1原核表达载体. 结论构建的人MMP-1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MMP-1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获得具有抗原性的MMP-1融合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PCNA和BCL—2表达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石蜡标本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细胞性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大肠粘膜表面上皮PCNA和BCL-2表达均为阴性,而PCNA和BCL-2大肠癌组织均有较高表达,且PCNA在大肠癌中表达强弱与患者术后复发时间,死亡时间,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Dukes分期有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肿块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特征是门静脉压力梯度(PPG)增加,然而,传统的PPG测定方法困难、风险大,临床很难常规实施。前期的动物实验及人体试验均显示了超声内镜引导门静脉压力梯度(EUS-PPG)测定技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且近期一项前瞻性研究在肝小静脉闭塞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验证了EUS-PPG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存在一致性。然而,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EUS-PPG测定的相关临床研究在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EUS-PPG测定的准确性、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5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进行EUSPPG测定,分析EUS-PPG测定结果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中,47例既往或近期有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史(14例既往经历过脾切除断流手术)。51例(98%)成功实施EUS-PPG,1例技术失败。门静脉穿刺途径分别为经胃壁(42例)或经十二指肠(9例),经胃壁穿刺肝静脉(10例)或肝后下腔静脉(41例),操作时长(15.5±3.4) min。51例患者的平均门静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肝癌门静脉癌栓激光联合光敏剂治疗的方法,并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门静脉癌栓模型,随机分成A、B两组各10只:A组经皮穿刺激光联合光敏剂治疗,B组经皮穿刺激光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门静脉癌栓支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变化,以及术后肝功能、腹水等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前癌栓门静脉内彩色多普勒均无血流信号;术后1天A、B两组分别有9只6、只出现血流信号;术后7天A、B两组所有动物均出现血流信号,但血流信号分级A组明显好于B组(P〈0.05)。术后肝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激光联合光敏剂治疗安全、有效,有望成为一种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是治愈这种疾病的前提,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大肠癌早期诊断仪器。根据文中提出的理论,以(470士1)urn及(644.3土5.7)urn处荧光波峰强度差异,分辨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大肠组织,建立了一种大肠癌检验仪器。该仪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荧光发生器;荧光探测器。荧光发生器是此仪器的主体,由高频交流电压逆变器驱动特制荧光灯,发射相应波长的激发光,用此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待检验的大肠组织。荧光发生器主体采用M0torolaSG3525集成电路芯片,即脉冲波型调切器(PulseWaveModiffca-tionPWM)为核。乙,构成高频逆变电路,…  相似文献   
7.
PCNA与BCL-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CNA与BCL - 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 3年随访期间大肠癌患者肠标本的PCNA与BCL - 2的表达。结果 PCNA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而在大肠癌中呈阳性表达 ,PCNA与肿瘤的复发、患者的死亡时间、肿瘤分期和淋巴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呈负相关。BCL - 2仅与肿瘤分期高度相关 (P <0 .0 5 ) ,与复发时间、死亡时间、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 (P >0 .0 5 )。结论 分析PCNA与BCL - 2的表达对大肠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犬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并加以评价,为下一步探索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通过手术方法将下腔静脉血流完全转流入门静脉系统,并分两步阻断门静脉入肝血流,造成高血流量高阻力动物模型,促进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同时采用一系列的检查方法加以评估。结果:存活的12条模型动物全部形成食管静脉曲张,轻度7条,中度4条,重度1条,术后肝肾功能均正常,肝组织学结构无变化,无肝性脑病发生,无食道曲张静脉出血,无腹水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病达58%,结论: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可用于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NOS、ET-1在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NOS、ecNOS、ET-1在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鼠食管局部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实验组大鼠行门静脉两步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并按门静脉完全结扎后7,14,21d分为3组(S7、S14、S21),对照组亦相应分为3组(D7、D14、D2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NOS、ecNOS、ET-1在下段食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相应对照组比较,iNOS、ecNOS在实验组表达强度皆增强,ET-1在S14、S21组增强。结论:在门脉高压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中,NO升高可能是早期事件,并可能是激发食管局部体液因子改变的关键;ET-1可能在食管曲张静脉维持和发展阶段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TNF-α及VEGF在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NF α及VEGF在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鼠食管局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 0只雄性SD大鼠按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只。实验组行门静脉两步法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制备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模型制作后 7d、14d及 2 1dTNF α、VEGF及PCNA在大鼠食管下段中的表达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不同时相的门静脉压力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且实验组不同时相食管下段黏膜下血管数目及血管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 (P<0 .0 1)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TNF α、VEGF的表达在术后 2 1d明显增强 (P<0 .0 1) ,而PCNA的表达在术后 14d和术后 2 1d明显增强 (P<0 .0 1)。结论 在门静脉高压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中 ,VEGF可能在食管静脉曲张维持和发展阶段起一定作用 ,TNF α可能参与食管黏膜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