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可溶性鸡Ⅱ型胶原对关节炎大鼠的免疫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考察口服小剂量可溶性鸡Ⅱ型胶原(SCCⅡ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检测脾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 (MLNCs)和肠派伊尔结细胞 (PPCs)的ConA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 (PMΦ)和滑膜细胞 (SMCs)产生IL 1和TNFα水平 ,结合观察踝关节继发炎症、胸腺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 :SCCⅡ (0 .0 3、0 .30和 3.0 0mg·kg- 1·d- 1,ig)治疗 (d 1 2~1 8) ,能提升患鼠脾细胞低下的ConA增殖反应 ,进一步抑制MLNCs和PPCs低下的ConA增殖反应 ,显著抑制PMΦ和SMCs产生IL 1和TNFα,明显减轻大鼠AA的炎症反应。结论 :口服小剂量可溶性SCCⅡ对大鼠AA有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 (rhIL 10 )对可溶性鸡Ⅱ型胶原 (SCCⅡ )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疗效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足肿胀度、体重、胸腺与脾脏系数 ,观察不同部位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并检测腹腔巨噬细胞 (PMΦ)与滑膜组织细胞(SMCs)产生IL 1的水平。结果 :与SCCⅡ(0 .0 3mg·kg-1·d-1,ig)或IL 10 (1,2 μg·d-1,sc)单独治疗比较 ,二者联合治疗大鼠AA ,明显改善上述观察指标 ,同时使SCCⅡ的口服耐受诱导期缩短 ,增强了治疗效果。结论 :IL 10能提高SCCⅡ治疗大鼠AA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双语教学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孙文平  卢延旭  刘媛 《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123-124,F003
在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是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提出的要求 ,目的是促进我国培养的医学本科生参与国际竞争、交流与合作。但就目前形势看 ,中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学生公共英语水平一般 ,专业英语水平较差。本文从多角度综合考虑 ,在阐述双语教学所期望带来的好处的同时 ,提出了在目前条件下实施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立炎清胶囊由黄连、板蓝根、草珊瑚、山豆根等九味中药组成。因其汤剂在临床上治疗各种急性炎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了便于患者使用和厂家批量生产,作者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立炎清胶囊。本文通过动物试验考察了立炎清胶囊的急性抗炎作用。1材料1·1药品立炎清汤剂:按传统水煎法制备含生药材20%的水煎液;立炎清胶囊:将立炎清汤剂喷雾干燥后,添加糊精、淀粉和矫味剂等制粒后填囊;试验用药也按所含生药量将胶囊内容物制成20%和40%的水剂;混合致炎液:含2%巴豆油、73%乙醚、20%无水乙醇和5%蒸馏水;1%鹿角菜胶(自制)。1·2动物远交系Wistar…  相似文献   
6.
祛痹颗粒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祛痹颗粒剂对小鼠特异和非特异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碳末廓清试验、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溶血空斑试验和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试验。结果祛痹颗粒剂(12,24g·kg-1,ig,bid×10)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DTH,增加脾脏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和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结论祛痹颗粒剂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工业大麻与毒品大麻的区别及其可利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大麻的植物分类、工业大麻与毒品大麻的区别及其可利用价值,指出大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 测量非致炎侧足肿胀度、体重、脏器系数 ,采用淋巴细胞增殖法和滑膜成纤维细胞 (SFCs)增殖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和IL 1产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IL 4水平。结果 IL 10(每鼠 2 ,10 μg·d-1× 9d ,ip)能缓解AA病情 ,使足肿胀度降低 ,体重、胸腺和脾脏系数及脾细胞增殖能力得到改善 ,腹腔巨噬细胞 (PMΦ)和滑膜组织细胞 (SMCs)产生IL 1水平下降 ,抑制SFCs和引流淋巴结细胞 (LNCs)过度增殖 ,使LNCs和SMCs产生IL 4水平提高。结论 IL 10能用于大鼠AA的治疗 ,其治疗机制与IL 10、IL 4和某些其它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9.
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在基因控制之下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许多实验提示.细胞凋亡涉及一个基因表达的级联反应(casade).睾丸生殖细胞的凋亡同细胞的增殖分化一样受多种基因的控制。凋亡相关基因分为凋亡刺激基因和凋亡抑制基因.他们表达的基因产物具有协同或拮抗作用。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共同控制生精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长期暴露吡虫啉对正常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和机制。方法在体实验:将近交系雄性C_(57)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bw)和高剂量组(25 mg/kg·bw),分别按照25 ml/kg·bw连续灌胃生理盐水、5%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和吡虫啉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21 d。称重后,断头采血,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同时提取各小鼠脾和胸腺并称重记录。离体实验:用近交系C_(57)雄性小鼠分别制备密度为1×10~6~1×10~7个/L腹腔巨噬细胞(Pm?)、脾细胞和胸腺细胞悬液,每种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125 mg/L)和高剂量组(0.250 mg/L)。24 h后,检测Pm?培养上清中的IL-1β和TNF-α;48 h后,检测脾细胞和胸腺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较,在体实验10和25 mg/kg·bw吡虫啉组小鼠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离体实验0.125和0.250 mg/L吡虫啉组Pm?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免疫活性明显增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125和0.250 mg/kg·bw吡虫啉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长期暴露吡虫啉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损害作用,其损伤机制与Pm?分泌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和直接损伤免疫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