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改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矩形瓣术3种胆道重建方式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行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B组(行改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和C组(采取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矩形瓣术),各30例。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抗反流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长期随访,评价3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B组与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7%,优于A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881,P<0.01)。B组与C组反流性胆管炎分别为13.3%和10.0%,低于A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7,P=0.019)。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95、2.217、2.919,P=0.454、0.115、0.059)。A、B、C组的近期并发症分别为26.7%(8/30)、20.0%(6/30)和1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435)。随访时间1.5~4年,平均(2.8±1.2)年,C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4/30),显著低于A组的43.3%(13/30)、B组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8,P=0.024)。 结论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矩形瓣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具有良好抗反流作用且远期并发症少,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3.
改良的拇外翻畸形矫治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磨削替代Keller手术的骨切除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制不锈钢螺旋骨磨头,磨削显露突向内侧的跖骨头和增生骨赘代替Keller手术的骨切除;同时与Mcbride手术相结合治疗拇外翻畸形。结果:采用此手术方法为38例患者行拇外翻畸形整复,并进行一年的随访,总优良率86%,效果满意。结论:Mcbride手术和骨磨削手术相结合矫正拇外翻畸形,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单侧鞘膜积液对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单侧鞘膜积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而麻醉费用、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0.00%,术后复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单侧鞘膜积液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切口美观度较好,术后并发症少,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12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腹腔镜组)与实验组(经脐腹腔镜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儿排便功能评分及术后家长满意度,来评判与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便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更满意,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尤其小肠结肠炎、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及微创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优先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患儿 ,男 ,12岁 ,因“反复呕吐不适 ,伴阵发性腹部疼痛 3月”入院 ,查体 :患儿消瘦 ,心、肺无阳性体征 ,腹平 ,无胃肠型蠕动波 ,腹肌不紧张 ,脐周有轻微压痛 ,未触及明显的包块 ,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活跃 ,6次 /min未闻及气过水声 ,余 (一 )。入院行实验室常规检查均示正常 ,摄腹部立位平片示 :不全肠梗阻 ,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 ,病情无明显改善。遂行彩超检查示 :肠梗阻 ,左下腹肠管壁局限性增厚 ,钡灌肠示 :回肠梗阻 ,回肠狭窄 ,完善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距回盲部约 2 5cm处 ,有一狭窄肠…  相似文献   
7.
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茎或包皮过长是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治疗手段是包皮切除术 ,但术中麻醉效果不可靠 ,手术时止血 ,包皮内外板切除不整齐 ,术后换药、拆线及伤口的愈合情况都是目前行包皮环切术中不易处理的问题。笔者针对传统包皮环切术中的不足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进 ,并先后进行了包皮环切手术 2 0例 ,均获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年龄 2 1岁 ,其中包茎 8例 ,均包含较多包皮垢 ;包皮过长 12例 ,包皮及龟头多处粘连 2例 ,并龟头包皮炎1例。1.2 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按照奇偶数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使用镇痛剂患者数及术后并发症、瘢痕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使用镇痛剂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术后瘢痕发生率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分别为2%(1/50)、0(0/50)、6%(3/50)及2%(1/50),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6/50)、10%(5/50)、70%(35/50)及66%(33/50)),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有效缓解,术中出血量、使用镇痛剂患者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小,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小儿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64例外科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中有147例接受手术治疗,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情况,经Ⅱ期缝合以及引流换药后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另17例经积极保守治疗后康复.结论 准确诊断以及治疗小儿急腹症的关键是认真详细的询问病史、严密的身体检查、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及时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7例术前均误诊。7例均经手术治疗,4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困难,预后差,早期诊断、合理地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