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及分析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2001年3月~2006年3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5~64岁,平均35.3岁。左侧9例,右侧12例。按照AO/ASIF分类:C1型6例,C2型10例,C3型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1例。所有病例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或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使用AO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尽早行肘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21例随访8~38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伤口感染1例,经伤口换药3周而愈;桡神经牵拉损伤1例,经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恢复。根据Cassebaum法评分,优7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0.9%。[结论]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骨折粉碎程度及软组织损伤的严重度、有效复位及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等是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bryostatin 1是从海洋苔藓虫Bugula neritina Linnaeus(总合草苔虫,又称多室草苔虫)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982年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Pettit研究小组用活性跟踪的方法,首次分离得到并用质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它的结构[1].体外试验表明,bryostatin 1对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活性(ED50为0.89 μg/ml),体内试验以10~70 mg/kg剂量给药,延长寿命率达52%~92%.经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生物鉴定,bryostatin 1现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是极有希望的新型抗癌症药物.笔者主要对bryostatin 1的生物活性和临床试验的国外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黄斑变性荧光眼底造影所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的主要眼病之一。我们通过对126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荧光眼底造影资料的复习,并对其中56例病人进行荧光眼底造影随访,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多出现在玻璃膜聚集区,尤其是融合区。一旦新生血管进入视网膜下,则以其先进...  相似文献   
4.
小儿喉乳头状瘤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喉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喉部良性肿瘤,80%发病于7岁前,且容易复发,随着年龄增长有自限趋势。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我科自1993年3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15例,分别行支撑喉镜加激光切除、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加激光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L 1β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表达改变及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应用HealonGV (14 g·L-1透明脂酸钠 )注入SD大鼠的视网膜下。放射免疫法检测脱离后不同时间点及复位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IL 1β蛋白含量。通过免疫组化定位IL 1β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脱离区色素上皮、未脱离区及复位区色素上皮IL 1β表达的差异。 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 ,视网膜不表达IL 1β。视网膜脱离后表达于Muller细胞、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胞浆。IL 1β的表达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于脱离后的第 7天达到高峰 ,然后下降。只要视网膜脱离存在 ,IL 1β的表达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视网膜复位后 ,视网膜神经上皮IL 1β的表达比未复位组下降。在色素上皮 ,IL 1β在脱离区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脱离区及复位区。 结论 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脱离导致视网膜表达IL 1β ,视网膜复位时表达下降。IL 1β是视网膜脱离过程中起关键因素的因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前壁软骨切除术联合分区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囊内搔刮联合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前壁软骨切除术联合分区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及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症状改善情况、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6及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4.0±1.2)、(2.1±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1.3)、(4.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6.5±1.5)d短于对照组的(11.5±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限性隆起、局部灼烧感、局部瘙痒、局部肿胀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率为98.0%,并发症发生率为2.0%,复发率为0,均优于对照组的54.0%、18.0%、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分区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其愈合时间快,手术操作简单,疼痛轻微,术后不良反应较少,预后效果非常理想,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腕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腕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选择Ⅰ~Ⅲ期病例共37例(61 个腕关节)施行手术.在腕关节牵引下,应用直径2.3mm30°与0°关节镜、小型刨削器、直径2.5mm刨削头、射频汽化仪,取背侧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入路,镜下探查腕部疾病,证实为类风湿性滑膜病变后,应用刨削器与射频汽化仪彻底切除腕关节滑膜.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病理诊断符合类风湿性滑膜炎.经6~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8.6个月,优良率达73.8%,其中Ⅰ、Ⅱ期患者的术后优良率(分别为70.6%、86.1%)明显高于Ⅲ期患者的术后优良率(25.0%),P<0.0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可有效治疗Ⅰ、Ⅱ期类风湿性腕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10.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牙周围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其中单纯性牙周炎是主要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故又名成人牙周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