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构建调控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验证其在肝癌细胞内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调控系统调控治疗基因治疗肝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与pcDNA3.1载体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pcDNA3.1载体为模板进行PCR。将具有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的PCR产物连接入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cDNA3.1-TetO2载体,应用ABI 3130 测序仪利用pcDNA3.1-TetO2载体对TetO2 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再将β-gal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构建成受四环素调控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TetO2-β-gal。利用脂质体将携带四环素调控子基因(TR)的pcDNA6/TR载体转染到肝癌细胞HepG2中,利用杀稻瘟菌素进行细胞转染的稳定筛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R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将pcDNA3.1-TetO2-β-gal载体转染到稳定表达pcDNA6/TR的HepG2细胞中,转染3~4 d后,给予强力霉素(4 mg•L-1),利用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pcDNA3.1-TetO2载体测序结果表明,串联2个四环素调控子结合位点(TetO2)基因片段插入到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基因下游。pcDNA3.1-TetO2-β-gal载体酶切鉴定结果表明,β-gal成功地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RT-PCR结果显示,TR基因在pcDNA6/TR转染的经杀稻瘟菌素筛选的HepG2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给予强力霉素后,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 基因的HepG2 细胞 内得以表达;而未给予强力霉素,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稳定转染TR 基因的HepG2 细胞内表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调控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载体,利用该载体成功地调控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将胰岛素、阿伐他汀和罗格列酮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 h后取上清进行葡萄糖吸光度检测和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MTT)。结果48 h阿伐他汀加胰岛素组葡萄糖吸光度、MTT吸光度与胰岛素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均〈0.05)。表明阿伐他汀在体外对HepG2细胞有促进葡萄糖摄取和抑制细胞增生的毒性作用,而罗列酮在体外对HepG2细胞无促进摄糖作用,但具有一定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骨形成蛋白-2(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探讨基因转染对其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利用重组DNA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hBMP-2;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技术体外转染人MSCs;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BMP-2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和VEGF探针原位杂交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结果转染后细胞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BMP-2;转染后S期细胞比例增多,提示细胞DNA的合成增加;BMP-2基因转染上调细胞VEGF的表达. 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hBMP-2转染MSCs获得成功.基因转染后能促进细胞增殖并将通过使VEGF的表达增加促进血管再生,为进一步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及构建组织工程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2,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a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种植去抗原牛松质骨(bovine cancellous bone,BCB)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BMP-2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检测分析基因转染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然后将转染后细胞接种到BCB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结果:转染后,BMSCs表达BMP-2,ALP活性明显增高。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分布均匀,伸展良好。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BMP-2基因可导入细胞且稳定表达基因产物促进自身增殖分化,转染后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为进一步应用携带BMP-2基因的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性和非凋亡性死亡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活性氧过氧化氢(H2O2)对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2O2作用于新生鼠培养心肌细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Giemsa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H2O2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性损伤作用,同时检测培养介质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5 mmol/L H2O2作用于培养心肌细胞6 h,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梯状DNA带;Giemsa染色细胞涂片可见到染色体浓聚或边缘化,成新月型聚集在核膜周边,并有凋亡小体的存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出亚二倍体峰的出现。结论: H2O2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在低浓度H2O2(<1 mmol/L)导致培养心肌细胞的早期生物化学改变,自由基含量升高,膜通透性增加,同时伴有少量心肌细胞凋亡;而在高浓度H2O2(>10 mmol/L)时会造成培养心肌细胞的坏死性死亡,细胞膜崩塌,脂质过氧化物(MDA)大量产生,LDH大量泄漏,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弥散(smear)泳带;5~10 mmol/L H2O2诱导大量心肌细胞凋亡性死亡,同时伴有LDH和MDA含量升高等生物化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人WAF1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人WAF1基因,构建成WAF1-pcDNA3真核表达质粒,探索WAF1基因的生物调控功能。方法 采用RT-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从Hela细胞中扩增人WAF1基因,通过克隆到pcDNA3真核克隆载体上,用脂质体法转染Hct-8细胞;经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鉴定WAF1外源基因的表达活性和对Rb基因,cyclinD1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从Hela细胞扩增的从WAF1基因克隆至真核克隆表达载体pcDNA3中,获得了人WAF1-pcDNA3重组质粒和高效表达P21WAF1/CIP1的Hcl-8细胞株;证实了WAF1具有促进Rb,抑制cyclinD1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人WAF1表达质粒WAF1-pcDNA3,外源基因WAF1的表达对下游基因具有生物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7.
人CD200基因克隆及pcDNA3-CD200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人CD200基因并构建pcDNA3-CD200表达质粒。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从用200 μg Con A刺激62 h后的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中扩增出CD200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后,做全自动DNA测序,并用亚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CD200表达质粒。 结果: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扩增的人CD200基因与GenBank中人CD200序列(NM -005944)完全相同。 结论:成功地克隆人CD200基因并构建了pcDNA3-CD200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糖尿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腹腔注射 30 mg/kg的链脲佐菌素 (STZ) ,每周一次连续 4周 ,诱导大鼠产生慢性自身免疫胰岛损害 ,观察血糖、尿糖及组织学损害。结果 :实验组大鼠产生明显迟发性胰岛损害 ,尿糖阳性 ,血糖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 ,组织学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特征。结论 :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动物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并研究bFGF单克隆抗体,以便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纯bFGF并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用BALB/C鼠种植收获腹水得到McAb,进行核型、效价、特异性、表位等分析。结果 所得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细胞染色体特点McAb效价较高,特异性良好,无非特异反应,3种McAb均为IgG型。结论 McAb具有良好的性能,为进一步的临床检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人 WAF1基因 ,构建成 WAF1 - pc DNA3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 Hela细胞中扩增人 WAF1基因 ,并克隆到 pc DNA3真核克隆载体中。结果 :从 Hela细胞扩增的人 WAF1基因克隆至真核克隆表达载体 pc DNA3中 ,经 DNA直接测序 ,获得了 WAF1 -pc DNA3重组质粒。结论 :成功地构建人 WAF1表达质粒 WAF1 - pc DNA3,为进一步研究 WAF1基因表达及生物学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