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羟基聚磷酸钙钠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与骨组织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能力,骨于骨组织缺损的修复。目的:考察HPA植入骨组织后其界面形成情况。方法采用鼠胫骨内植入HPA,光镜下考究其组织反应情况,并与羟基磷灰石和钛合金引起的组织反应相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生物材料直接影响界面区早期的组织反应,HPA比产早地引起了新骨形成,结论HPA一种理想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羟基聚磷酸钙钠(Hydroxy poly-calcium nairium phosphate,HPA)与聚羟基丁酸酯膜(Polyhydroxybutyate,PHB)联合使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HPS充填狗股骨人工缺损区,同时覆盖PHB膜,与PHB膜覆盖及空白对照作比较,通过组织形态学及定量检测,考察1周,1、2、3月缺损修复情况。结果:HPA与PHB联合组,2月内骨密度及形态优于PHB组,3月后二组相当,均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HPA与PHB联合使用,可早期获得骨缺损修复强度与外形并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磷硅酸钙类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自固化、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大量实验证实: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在临床多个领域均有很大进展。目的:综述磷硅酸钙骨水泥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10关于新型骨替代材料骨水泥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磷酸盐类、硅酸盐类、骨水泥、骨替代材料"或"phosphates;silicates;bone cement;bone substitut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磷硅酸钙类骨水泥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初检得到85篇文章,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磷硅酸钙类骨水泥的1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磷硅酸盐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固化生物材料,较传统骨水泥材料理化性能、生物学性能更为优良,但仍需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并改善材料的相关性能。改性后的材料有望发展为各式新型的钙磷硅系骨水泥材料,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聚羟基丁酸酯(PHB)膜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狗下颌骨即刻植入种植体的颊侧形成骨缺损,覆盖PHB膜,与钛膜及空白对照比较,术后1、2、3个月分别取标本,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标记方法观察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PHB膜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组有更多的新生骨充填,加速了骨再生过程,与钛膜组类似。结论:PHB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CBCT及临床检查的方法评价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BCT检查术前牙槽骨的形态和骨量,唇舌向牙槽骨厚度介于2.5-4mm的病例适用这种技术。方法如下:使用1.0mm细钻针作为引导钻沿种植体拟植入方向钻入所需深度,然后使用骨劈开器沿钻孔方向劈开牙槽嵴,使用BICON手用扩孔器械逐级备洞,并挤压劈开的唇侧骨板,收集自体骨骨屑,同时撑开牙槽骨增加宽度,植入种植体。在骨质缺损区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和较薄的唇侧骨板表面先铺放获得的自体骨屑,然后再铺放人工骨粉,最后以胶原膜覆盖植骨区。6个月后,CBCT复查,完成修复。随访2年。结果:40例患者接受了这种骨增量技术治疗,共植入56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平均增加牙槽骨宽度3.5mm。讨论:牙缺失后常常造成骨量不足,单一技术的运用不能获得良好的骨增量效果。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微创骨增量技术,获得了肯定的临床效果。结论:骨劈开、骨挤压联合GBR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是一种有效的骨增量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碱性磷酸酶(akp)mRNA在磷酸钙陶瓷(CPC)构建的体内组织工程骨中的表达,并将其与自然再生骨进行比较。方法将28粒CPC分别植入7只犬的竖直肌内,并拔除犬的1颗磨牙使之形成自然再生骨模型。术后3/7、1、2、4、8、12和24周,取出犬体内组织工程骨和自然再生骨,再以实时定量PCR检测其akp mRNA...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羟基聚磷酸钙钠(Hydroxy-poly(calcium natrium phosphate),HPA)与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iric ester,PHB)膜联合使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HPA充填狗股骨人工缺损区,同时覆盖PHB膜,与PHB膜覆盖及空白对照作比较,通过组织形态学及定量检测,观察1周、1、2、3个月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HPA与PHB联合用组,2个月内骨密度及形态优于PHB组,3个月后二组相当,均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HPA与PHB联合使用,可早期获得骨缺损修复强度与外形并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引导骨再生膜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组织学研究及临床追踪观察已证实了引导再再生膜在促进骨缺损修复,牙周组织再生、种植体周骨整合中的作用,随着膜制备工艺的进步,不吸收性及降解吸性两类膜材料的应用,从单一向复合,并携带生物活性因子,走与骨替代材料或自体骨移植的联应用,使骨缺损区获得功能和形态恢复。本文综述膜材料及其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参与生物材料异位诱导成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体内骨组织工程是在骨或非骨部位植入具有骨诱导活性的生物材料,利用机体作为生物反应器去构建组织工程骨,以修复骨缺损。骨移植物所具备的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为骨移植开辟新的治疗途径。然而,其相关干细胞来源尚不清楚。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是否参与生物材料的异位诱导成骨。 方法:分离纯化雄性beagle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培养至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雌性beagle犬体内,建立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期将双相钙磷陶瓷植入受体犬竖脊肌内。6周后,获取骨构建物标本,利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对骨移植物Y染色体进行示踪。 结果与结论:原位荧光杂交结果显示Y染色体在骨构建物中有荧光信号表达,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募集到异位生物材料处,形成骨组织。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生物材料异位诱导成骨,是生物材料异位诱导成骨干细胞来源之一。 关键词:双相钙磷陶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缺损;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05  相似文献   
10.
体内组织工程骨的BMP4 mRNA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磷酸钙陶瓷构建的体内组织工程骨和自然再生骨的BMP4 mRNA表达.制备Φ5 mm×8 mm的骨诱导性磷酸钙陶瓷20粒并分别植入5只狗的竖直肌内,同时,拔除狗的一颗磨牙形成自然再生骨模型.术后1、2、4、12及24周,取出体内组织工程骨及自然再生骨.提取总 RNA, 经逆转录成 cDNA 后,用实时相对定量PCR的方法检测 BMP4 mRNA 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周期,BMP4 mRNA 在磷酸钙陶瓷构建的体内组织工程骨中的表达量高于在自然再生骨中的表达量,但BMP4 mRNA 在体内组织工程骨和自然再生骨中有相同的基因表达时序性.作为类似自体骨的骨替代物,磷酸钙陶瓷构建的体内组织工程骨具有切实可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