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07例梅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期本区域梅毒的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我科全年确诊的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传播情况及血清学特点。结果: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女性患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部分患者为已婚有性伴(332/407),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为主,高学历患者少,职业中无业、工人、农民占前3位,仅75人承认近3月内有非婚性伴,其中46人从未使用安全套,每次使用安全套患者仅有10人,3人近3月内使用过毒品。男性梅毒患者血清TRUST滴度以高滴度为主,女性患者低滴度相对较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梅毒以女性、初中文化、无业、工人和农民居多,梅毒的防治也应将这些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草分支杆菌注射液联合苄星青霉素在早期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早期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草分支杆菌注射液联合苄星青霉素)和对照组(单用苄星青霉素),观察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几何平均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RPR阴转率为40%,对照组为2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支杆菌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梅毒可以增强苄星青霉素驱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CA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皮损组织中Ⅰ型干扰素受体两个亚型(IF-NAR1及IFNAR2)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皮损组织中IFNAR1及IFNA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BMC在二者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AR1及IFNAR2两种亚群在PBMC或CA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795,0.870,P均0.001))。结论Ⅰ型干扰素受体在CA皮损组织中代偿性高表达,是参与防卫HPV病毒感染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的结合蛋白CD105在银屑病皮损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CD105在银屑病皮损及正常对照皮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皮肤相同,TGF-β1、TGF-βRⅠ在银屑病皮损血管内皮细胞均无明显表达;TGF-βRⅡ在银屑病皮损和正常皮肤的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明显表达,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CD105在银屑病皮损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D105在银屑病皮损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银屑病真皮浅层血管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尖锐湿疣 (CA)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研究 ,探讨VEGF在CA发病、发展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皮损组织及正常包皮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正常对照包皮组织中VEGF无或有弱的表达 ,在CA皮损组织则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CA皮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在焦虑心境、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呼吸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LMWH对烧伤创面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烧伤创面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通过复制豚鼠深II度烫伤模型 ,采用印度墨汁灌注的方法 ,在光镜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烫伤后不同时相段创面印度墨汁充盈灌注情况。结果 豚鼠深II度烫伤后 ,随着时间延长创面真皮进行性缺血 ,创面加深 ,且与烫伤后皮肤微循环中微血栓形成时血流停止有关。实验组印度墨汁充盈度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伤后 0h无差异性 (P >0 .0 5 ) ,6h有显著差异 (P <0 .0 0 2 ) ,12h、2 4h、48h、72h各时相均有极显著差异性 (P <0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改善豚鼠深II度烫伤后早期创面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早期梅毒误诊两例马小玲,刘雯蓓(附属弋矶山医院皮肤性病科)例1男,50岁。1994年9月因龟头冠状沟处破溃4天初诊。否认冶游史,发病前无服药史。检查: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冠状沟左侧有一枚约0.8cm×0.5cm浅溃疡面,有触痛。尿道口未见红肿、溢脓。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尖锐湿疣(CA)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问卷调查CA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双抗体夹心EUSA法测定外周血IL-2水平,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等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测查总分及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焦虑、恐怖、其他单项与血清IL-2浓度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CA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这种负性情绪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