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门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为脑卒中筛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2~7月,对1389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同时测定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并进行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l389例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病患病率55.6%,知晓率32.6%;糖尿病患病率46.2%,知晓率22.8%;高脂血症患病率82.6%,知晓率43.5%;肥胖患病率57.5%,知晓率33.0%;冠心病患病率67.1%,知晓率32.7%。其中35~44岁年龄(青壮年)组患者对患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冠心病的知晓率更低,分别为8.7%、0、15.4%、9.4%、3.6%,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年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的患病率均较高;对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均较低;以35~44岁组的知晓率最低。对35~44岁组患者加强血脂、血压、血糖筛查,提高知晓率,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71颗门诊残根残冠患者,采用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用烤瓷冠完成修复,观察临床修复效果及预后。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有1例失访3,1例44颗患牙修复体良好,无松动,无折裂,烤瓷冠边缘密合。结论:玻璃纤维树脂桩核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强度较高、抗疲劳性、抗腐蚀性、美观、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等优点,是进行残根残冠保存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原发性失眠患者(PI)与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DI)觉醒水平的比较,探讨抑郁症伴发失眠的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睡眠门诊及住院原发性失眠与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52例,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相关标准分为DI组和PI组,比较两组24h尿游离氢化可的松、心率变异性、脑电频谱的差异。结果 DI组24h尿游离氢化可的松高于PI组,P<0.05。PI组的HF、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均高于DI组(P<0.05)。DI组患者脑电频谱theta、alpha、sigma、beta、gamma相对功率值与P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躯体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患者高,脑皮质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患者低。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冠脉血管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如今自膨胀式支架正成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致力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由于脑血管相当迂曲和细小,以及置入风险比其他部位血管高很多,因此自膨胀式支架的开发要难度很大。首要任务就是选用合适的生物医用材料,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支架材料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是该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目的:分析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材料在脑血管介入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比较自膨胀式支架置入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及安全性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方法:收集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治疗不同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就临床开始使用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各类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关于血管内治疗的方案,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各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予以证实。随着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更新与发展,自膨胀式支架的应用可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冠脉血管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如今自膨胀式支架正成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致力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由于脑血管相当迂曲和细小,以及置入风险比其他部位血管高很多,因此自膨胀式支架的开发要难度很大。首要任务就是选用合适的生物医用材料,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支架材料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是该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目的:分析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材料在脑血管介入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比较自膨胀式支架置入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及安全性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方法:收集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治疗不同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就临床开始使用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各类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关于血管内治疗的方案,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各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予以证实。随着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更新与发展,自膨胀式支架的应用可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定剂量的脉冲Nd:YAG激光根管消毒一次性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 收集无症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30例138牙,常规根管预备后按根管消毒方式随机分为3组:激光组以2W或1.5W 20Hz5s×4剂量根管内照射;3%次氯酸纳结合EDTA进行根管冲洗,氢氧化钙组封氢氧化钙.然后前2组即刻根充,一次性完成治疗;后1组封药复诊,无症状后同法完成.3组根充后24h、1、12、24周分期随访,记录自发痛、叩痛,24周疗效比较.综合评价3组临床疗效.结果 根充后24h内3组自发痛发生率及其程度无显著差异,但有窦道者发生率明显低且程度轻;叩痛发生率3组在1、12周无显著性差异,而24周时激光组显著低于氢氧化钙组.结论 激光用于根管消毒一次性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优于氢氧化钙组,且可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DISBT)对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DISBT组(21例)给予DISBT治疗和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DISBT治疗时间为3 d,共行3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分别对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并检测治疗前后睡眠结构和脑电频谱差异。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降低程度DISBT组>对照组(P<0.05)。②DISBT组睡眠结构中2期睡眠比例、脑电频谱β、γ频段相对功率值较治疗前减少(P<0.05),对照组则较冶疗前上升(P<0.05);DISBT组冶疗后3期睡眠比例及6频段相对功率值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则较治疗前下降(P<0.05)。③两组治疗后,过度觉醒量表总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降低程度DISBT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过度觉醒量表中极限数个数总和、反应因子及自省因子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BT组则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DISBT能有效降低失眠患者的脑皮质过度觉醒水平,纠正紊乱的睡眠-觉醒通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是治疗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以及该治疗方法对失眠症过度觉醒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22例失眠症患者行睡眠监测、血清皮质醇检测、相关量表评估及各系统检查,并行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术后复查睡眠监测、血清皮质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行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后,失眠症患者较术前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睡眠总时间延长(P〈0.05),睡眠效率增高(P〈0.05),觉醒次数及入睡后清醒时间无明显减少(P〉0.05),清晨8:00血皮质醇降低(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可缩短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总时间,改善睡眠效率,但对睡眠维持状态无明显改善,并可降低血皮质醇抑制过度觉醒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对其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及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为高血压病组,选取体检中心无高血压病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的主观睡眠质量,并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其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组主观睡眠质量明显差于对照组,高血压病组的主观睡眠质量越差,其收缩压水平越高,高血压病组主观睡眠质量与其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与其收缩压水平呈负相关,是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增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高血压共病性失眠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评估其临床意义及对失眠症过度觉醒的预测价值,探讨两者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纳入高血压共病性失眠症患者25例(高血压共病性失眠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25例(原发性失眠组)和对照组25例(正常睡眠),分别检测清晨血浆皮质醇水平,比较3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分析各量表评分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共病性失眠组患者的PSQI、HAS评分、血浆皮质醇水平均较原发性失眠组和对照组增高,且血浆皮质醇水平与两个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过度觉醒机制可能是失眠症发生的重要机制,血浆皮质醇水平可视为代表觉醒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血压病和失眠可能通过共同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病理生理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