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老人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很高,约占3.57%,因高龄老人骨质疏松,较小的外力即可导致复杂的粉碎性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由于高龄患者体弱多病、骨折类型复杂,手术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随访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没有关于按颈椎损伤机制分类治疗的报道,尤其是针对伸直型损伤合并后部结构复合体损伤病例,是否单纯前路就可以满足治疗需要没有详尽的阐述。文章从颈椎损伤机制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目的:观察颈前路Cage融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伸直型颈椎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骨融合加锁定钛板内固定的伸直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5例,其中损伤与治疗节段均为单节段10例,多节段5例。对比治疗前后JOA评分与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根据内固定前、内固定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标准侧位X射线片,测量融合节段颈椎屈曲度及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结果与结论:随访8-37个月,1例Cage轻度下沉、移位,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1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后一过性咽部不适。与内固定前相比,内固定后1周、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融合节段颈椎屈曲度及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内固定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融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伸直型颈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不同的移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差异。方法 Wistar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①正常组;②损伤组;③静脉移植组;④损伤局部移植组。术后2个月采用免疫组化观察横断脊髓局部NSCs分布及分化情况,采用BBB评分、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各种移植方法在损伤脊髓节段上下均可检测到B rdu标记细胞,但是不同移植方法B rdu标记的移植细胞数不同;BBB评分C、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大鼠CSEP在术前和A组术后的潜伏期正常;脊髓损伤1 d后,B组、C组和D组的CSEP消失,术后2个月B组的波形仍无,C组和D组的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延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和脊髓损伤局部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两种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临床对骨干骨折的治疗和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近年来对关节和不规则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正逐渐被重视。跟骨属不规则骨,同时又参与多个关节的组成,跟骨的形态和与周围骨的关系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人的行走步态、足弓的弹性及踝关节的功能。由于高处坠落伤、交通伤逐年增加,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咸宁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7例,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为单纯肩袖损伤并在关节镜下行肩袖缝合修补术。随机将37例无合并严重内科疾患的单纯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FTS)和传统康复组(TRG),其中FTS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43±9)岁(22~60岁);TRG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42±8)岁(19~63岁)。术后1周、1、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患者满意度及术后住院时间。FTS组与TRG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检验,性别及肩袖损伤分类应用χ2检验。 结果术后1周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患者满意度FTS组均明显高于TRG组(t=2.217,t=2.255,t=2.457,t=2.537,P<0. 05),术后1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患者满意度FTS组均明显高于TRG组(t=2.395,t=2.693,t=2.204,t=2.183,P<0. 05)。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FTS组均低于TRG组(t=2.695,t=2.179,P<0. 0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FTS组与T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7,P>0. 05)。FTS术后3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及患者满意度与TRG比较无明显差异(t=1.873,t=1.737,t=1.984,t=1.483,P>0. 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改善肩关节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工全踝关节置换在国内外已相继开展,其中远期疗效不甚满意。人工踝关节假体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疗效评价系统的优化和规范与其中远期疗效密切相关。 目的:分析近年来人工踝关节假体设计与开发及踝关节置换后疗效评价系统的研究进展。 方法: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80/2010关于人工踝关节置换假体类型与评价系统的相关综述和研究报告,在标题和关键词中以“踝关节,置换术,假体,评价系统”或“ankle joint, replacement, prosthesis, evaluation system”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人工踝关节置换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分析踝关节置换假体类型与评价系统,适应症与禁忌症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人工踝关节置换假体研究与评价系统的相关文献33篇。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疼痛踝关节是一直探索不辍的课题,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有赖于踝关节假体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疗效评价系统的优化和规范,人工踝关节应该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使人工全踝关节置换达到更优的疗效和更高的生存率,同时应有更合理和规范的评价系统来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7.
应用MIPO技术小切口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小切口MIPO技术治疗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34例Neer分型二~四部分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岁。对其进行6~2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运用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没有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21例,满意10例,不满意3例,优良率91%。结论 MIPO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时以微创来提供尽可能少受干扰的骨折愈合环境,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1997年初开始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后,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的方法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33例,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3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男24例,女9例。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中有3例为骨不连。头下型18例,头颈型32例,颈中型12例,基底型4例。方法(1)内固定的选择:33例股骨颈骨折中,闭合复位20例,切开复位13例。采用经皮、穿刺螺纹钉固定5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23例,采用加压螺丝钉内固定5例。对8例陈旧性骨折的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加压螺…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4月,共采用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12例,经随访观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玉.tiff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60岁。摔伤8例,车祸4例。头下型3例,经股骨颈型5例,基底部4例。伤后时间:最短8天,最长14天。12治疗方法l·ZI骨折复位病人人院后常规将患肢外展25”~30”,作股骨艘上或腔骨结节骨牵引,牵引重量为病人体重lP。牵引5~10天后,经照片复查证实骨折已复位,行克氏针内固定术。1.2.2手术步骤门)股骨颈(头)体表投影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栀子浸膏对Hulth法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基质的改变及软骨与滑膜中IL-1的影响。方法:3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给药组、模型组行Hulth术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5周,给药组以栀子浸膏600mg/kg灌胃,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周后解剖显微镜下行软骨PelletierJP评分,取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行Masson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中胶原纤维、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软骨与滑膜中IL-1的表达情况。结果:栀子浸膏能延缓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的丢失,给药组软骨与滑膜中IL-1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栀子浸膏可减少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与滑膜中IL-1的表达和保护关节软骨基质,从而延缓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