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消化性溃疡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32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3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愈率达100%;18例HP阳性患儿经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根除率88.9%。结论大多数小儿消化性溃疡经抑制胃酸治疗和(或)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能愈合。  相似文献   
2.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两年来接诊的各类外科手术患者,对其中一些典型病例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各类外科术后护理患者480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痊愈265例,显效100例,有效75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为92.22%。结论:重视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可以提升病患照护的品质,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邬艳波  蔡汉新  刘育琼  邓欣 《海南医学》2013,24(19):2872-2874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特点.方法 自身抗体阳性的CHB患者20例、自身抗体阴性的CHB 2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5例.用斑点免疫层析法检测其抗单链DNA抗体(ss-D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ENA)、抗线粒体IgM抗体(AMA).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自身抗体阳性CHB组CD4+CD25+T细胞较正常人无减低(P>0.05),但CD4+CD25+Foxp3+T细胞显著降低(P<0.05);与自身抗体阳性CHB比较,自身抗体阴性CHB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而自身免疫性肝炎情况则相反.结论 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Treg细胞功能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且比自身抗体阴性CHB患者的Treg细胞数量及功能均偏低.这可能是自身抗体阳性CHB病情较重、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方法:对我科1998-2008年我科共收治老年急腹症1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围术期管理。结果:除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他123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科学的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正畸治疗对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伴牙龈退缩患者34例.所有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继续矫治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退缩情况、牙龈相关指标.然后依据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改善情况分为牙龈退缩改善组23例和牙龈退缩未改善组11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正畸治疗影响牙龈退缩的因素.结果 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比例由原来的100.00%(34/34)下降至32.35%(11/34),并且牙龈退缩量由(2.72±0.69)%下降至(1.47±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前临床附着水平(CAL)和牙周袋探针深度(PD)分别为(2.01±0.31)L/mm、(4.97±0.62)L/mm,治疗后分别下降为(1.81±0.24)L/mm、(3.22±0.47)L/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影响因素有牙周袋深度、邻面龈组织厚度、牙根尖角度及治疗前上下前颌重度拥挤.结论 采用正畸治疗能较好缓解牙龈退缩症状,同时对患者其他牙龈指标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中牙周袋深度、邻面龈组织厚度、牙根尖角度、治疗前上下前颌重度拥挤是正畸治疗中牙龈退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6.
2008年2月-2009年3月,我们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微泵输注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使受检患儿能够愉快地接受胃镜检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对45例受检患儿先施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再进行胃镜诊治,观察受检患儿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受检患儿麻醉前(T0)、胃镜检查中(T1)、检查结束时(T2)、苏醒时(T3)、苏醒后半小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受检患儿苏醒时及苏醒后半小时对胃镜检查的遗忘程度。结果:45例受检患儿均顺利完成胃镜诊治,其中44例在检查过程中Ramsymin分级达4~6级;T1-T4时的SBP、DBP、HR、Sp02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检患儿无一例出现胃镜及麻醉并发症。结论:经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受检患儿耐受性良好,可以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不能配合或恐惧胃镜检查的患儿顺利完成胃镜诊治。方法对62例受检儿先施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再进行胃镜诊治,观察受检儿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受检儿麻醉前(Tn)、胃镜检查中(T1)、检查结束时(T2)、苏醒时(T3)、苏醒后半小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受检儿苏醒时及苏醒后半小时对胃镜检查的遗忘程度。结果62例受检儿均顺利完成胃镜诊治,其中60例在检查过程中Ramsymin分级达4—6级;T1~T4时的SBP、DBP、HR、SpO2与T0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检儿无一例出现胃镜及麻醉并发症。结论经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进行胃镜检查,受检儿时耐受性良好,可以增加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操作时间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检查的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操作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胃镜检查具有较大帮助,能提高小儿胃镜检查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大力学习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