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彻底根治,而且部分患者会对当前的治疗产生耐受,影响治疗效果。鉴于当前对AR治疗的局限性,寻求更加完善的可替代治疗方案值得深入探讨。所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可以有助提高AR的诊疗措施。本文重点综述与AR免疫发病机制相关的5种重要细胞。  相似文献   
2.
水通道蛋白是一组与水转运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在体内液体转运和分泌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水通道蛋白5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呼吸系统中,参与水转运和腺体分泌,与气道炎性/免疫性反应和黏液的过度分泌有关,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水通道蛋白5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作为目前世界公认最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其通过识别、摄取和呈递抗原来调节初始CD4+Th细胞的分化,进而影响Th1/Th2平衡,在变应性鼻炎免疫调节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既可以有效抑制效应T细胞来引起免疫耐受,也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来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这使tDC能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免疫防治中。从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免疫机制上来解释tDC与机体免疫细胞的相互关系,掌握tDC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形成的必要条件、与炎症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将为tDC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该文将从tDC的表型和生物学特征、对Th1/Th2平衡的调节、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与应用前景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并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50及其靶基因IRAK2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SPF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变应性鼻炎模型组(AR)、对照组(NC),每组10只。模型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替代。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病理检查;每组剩余6只小鼠取其鼻黏膜,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鼻黏膜中miR-150及IRAK2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RAK2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L-4、IL-13的含量,模型组与对照组miR-150相对表达量与IRAK2 mRNA的相对表达量、OVA特异性IgE、IL-4、IL-13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AR组小鼠动物行为学评分均大于5分;病理组织HE染色显示AR组鼻黏膜纤毛大量脱落,组织间质水肿、小血管扩张、腺体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清OVA特异性IgE、IL-4、IL-13表达增加。AR组小鼠鼻黏膜miR-150表达较NC组降低(P<0.05);IRAK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R组鼻黏膜IRAK2蛋白表达水平也比NC组增加(P<0.05)。AR组与NC组miR-150相对表达量与IRAK2 mRNA表达量和OVA特异性IgE、IL-4、IL-13的含量呈负相关(r=-0.841、-0.869、-0.834、-0.857,P<0.05)。结论miR-150在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中表达降低且与IRAK2、OVA特异性IgE、IL-4、IL-13含量存在负相关,二者的表达差异可能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