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与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结核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枉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F胰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以了解预防性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 大中专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水平均12.6%,高校学生肺结核平均发病率117.93/10万,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14.54/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7.03/10万)的9.2倍.结论 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发病情况较严重,是结核暴发浒的严重隐患之一,加强大中专院校结核病控制乃当务之急;新生入学体验,学生中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治疗、因症就诊为病人发现方式、肺结核病人定点规范诊治,是控制大中专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06例入选对象入院第1、3、7、14、28天的CRP水平,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老年人40例为对照组。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进行CT/MRI扫描确诊。结果 (1)老年脑梗死组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老年脑梗死患者CRP水平于第3天升高最显著(18.67±3.72 mg/L),之后逐渐下降,于第28天降至较低水平(7.65±1.64 mg/L),但仍高于对照组(2.17±0.86 mg/L)(P〈0.05)。(2)老年脑梗死患者CRP水平为重型〉中型〉轻型组(P〈0.05)。轻型组于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2.39±0.64mg/L),而重型组仍保持较高水平(10.85±3.16 mg/L)(P〈0.05)。(3)老年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呈大梗死灶〉小梗死灶〉腔隙性梗死(P〈0.05或P〈0.01)。CRP水平在腔隙性梗死于第28天接近正常(2.47±0.68 mg/L),而大梗死灶即使在恢复期仍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13.38±3.87 mg/L)(P〈0.05)。(4)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CRP异常率有关,预后差的患者CRP阳性率(79.17%)明显高于预后好转组(39.02%)(P〈0.01);CRP阳性患者的死亡率(31.37%)显著高于阴性者(3.64%)(P〈0.01)。结论 老年脑梗死与CRP水平关系密切。CRP水平越高,则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CRP可作为老年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还是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肌梗塞与脂蛋白(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塞(MI)与脂蛋白(a)[Lp(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老年MI患者(n=68)作为老年MI组,选择以胸闷和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但CAG正常的患者(n=74)作为对照组;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Lp(a)、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血脂、血糖(FGB)和血小板(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MI患者 LP(a)、GMP-140、FG和FPA均增高(P>0.05);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 (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FGB及Plt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老年MI患者与LP(a)、GMP-140、FG和FPA的增高关系密切,TC及LDL-C的增高与老年MI有关。  相似文献   
5.
老年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84例入选对象(其中老年脑梗死106例,老年脑出血78例)的CRP含量。同时选择年龄情况和其他身体一般状况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具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经CT/MRI检查确诊。结果(1)老年脑卒中患者CRP异常率为68.4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2)老年脑卒中患者CRP的水平为(13.07±2.37)mg/L,与正常对照组(2.17±0.86)mg/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老年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CRP水平分别为(14.06±2.17)mg/L和(10.95±2.86)mg/L,与健康对照组(2.17±0.86)mg/L有显著差异性(P<0.01),且老年脑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4)老年脑梗死患者大梗死灶组较小梗死灶组CRP水平升高明显,分别为(18.67±3.64)mg/L和(15.45±2.14)m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小梗死灶组较腔隙性梗死CRP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15.45±2.14)和(6.93±1.02)mg/L,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5)老年脑卒中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CRP含量依次增高(P<0.01)。(6)老年脑卒中预后好转组CRP异常率50.96%,明显低于无好转组的91.25%(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与CRP水平关系密切,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CRP水平可作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还是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肥厚的原因。方法:对2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膜肥厚的发生与患者就诊时间、用药规则、胸穿抽液、胸液细胞数与蛋白含量关系密切,与胸水量无关。结论:及时、积极合理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及胸腔穿刺抽液,是降低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肥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83例复治肺结核合并空洞或支气管结核在纤支镜下给予病灶内注入异烟肼及丁胺卡那加化疗治疗,与单纯化疗8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纤支镜介入治疗,观察组疗程结束后,痰检阴转率91.6%,病灶显效率87.9%,空洞闭合率40.9%,均显著高于单纯组的53.8%、42.5%、15%。结论经纤支镜介入治疗加化疗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学生结核感染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校结核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效果,为加强高校结核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率平均12.4%;高校学生肺结核平均年发病率116.84/10万,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07.29/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9.81/10万)的8.7倍。结论:新生入学体检、学生中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对结素强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发病的保护率高达74.41%;对结素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因症就诊为主的病人发现方式、肺结核病人定点规范诊治,是控制大学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 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10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于入院当天测定CRP、LP(a)及FG含量。同时选择性别和年龄相似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梗塞面积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LP(a)和FG水平。结果:①老年急性脑梗塞组CRP、LP(a)和FG分别为(14.06±2.17)mg•L-1、(322.34±6.31) mg•L-1和(8.24±2.62)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不同梗塞面积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间CRP、LP(a)和FG水平呈现大梗塞灶>小梗塞灶>腔隙性梗塞,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③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CRP、LP(a)和FG水平为重型>中型>轻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清CRP、LP(a)和FG水平关系密切。CRP、LP(a)和FG水平越高,梗塞面积越大、病情程度越严重。CRP、LP(a)和FG可作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可预测梗塞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大中专学生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中专学生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服用抗结核药物,之后进行追踪观察,以了解其在减少结核发病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以了解预防性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率平均12.6%;对结素强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减少结核发病的保护率高达79.88%;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14.54/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7.03/10万)的9.2倍。结论: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是结核暴发流行的严重隐患之一,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治疗对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是控制大中专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