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苛养菌的感染率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儿童呼吸道2050份咽拭子及痰标本进行苛养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其中617株苛养菌做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5株肺炎链球菌,耐药率较高的有红霉素81.1%,苯唑西林76.9%,复方磺胺甲恶唑76.9%,四环素65.4%;104株流感嗜血杆菌、184株副流感嗜血杆菌、54株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17.6%,28.9%,64.9%,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分别为16.4%,16.5%,0,同时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也分别高达56.7%,56.7%,64.9%。结论:提示苛养菌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时掌握这类细菌的耐药动态,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株的产生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夹闭犬肠系膜上动静脉的方法,制备了肠源性休克。并对实验犬休克发生前后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血中儿茶酚浓度的增高,对肠源性休克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说明肠源性休克具有与其它类型休克相同的发病学环节。但另一些实验资料又表明,肠源性休克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血药浓度监测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监测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在药代动力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用电子计算机拟合各种数学模型,求出各种参数,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药物监测有血药浓度监测,尿药浓度监测,胆汁药物浓度监测,唾液药物浓度监测,其中最主要的是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德拉斯运动神经元病(MMND)的临床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例MMND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 43岁男性患者以咀嚼肌无力起病,出现多发的脑神经(Ⅴ、Ⅶ、Ⅸ、Ⅹ、Ⅺ、Ⅻ)损害,颈部、背部、上肢肌肉萎缩、无力,结合电生理检查结果,诊断为MMND。结论 MMND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个少见亚型,主要表现为多发的脑神经损害,广泛的肢体萎缩、无力,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肌电图提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呈进展性但相对良性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合并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11例白血病患者和62例非白血病患者合并肠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白血病患者合并肠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肠球菌感染前使用广谱抗生素者,白血病组11例(100%)、非白血病组22例(35.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肠球菌感染前住院时间>15天者,白血病组8例(72.7%)、非白血病组6例(9.7%),两组差异显著(P<0.01).肠球菌引起消化道感染者,白血病组9例(81.2%)、非白血病组14例(22.6%),两组差异显著(P<0.01).肠球菌感染后临床表现为高热者,白血病组10例(90.9%)、非白血病组9例(14.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中使用万古霉素者,白血病组9例(81.2%)、非白血病组9例(14.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肠球菌对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但均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白血病患者合并肠球菌感染相比,感染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住院时间长、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是白血病患者合并肠球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方式以院内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以消化道最常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和腹泻.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2000-2004年儿童常见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感染的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对2000-2004年我院细菌室临床分离出的前5位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共7352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4234株苛养菌按常规方法鉴定及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菌5777株,占78.7%.革兰阳性菌1565株,占21.3%。苛齐菌4234株。结论: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变化不大。但对复方新诺明有逐年下降趋势;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但对复方新诺明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牡荆子脂质对实验动物气道平滑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牡荆子脂质对实验动物气道平滑肌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牡荆子脂质可使通过小鼠肺支气管的灌流液流速明显增加,其增加程度与牡荆子脂质剂量呈依赖关系.此外,牡荆子脂质对ACh介导的小鼠气道平滑肌收缩有拮抗作用②给豚鼠牡荆子脂质(100~300 mg·kg~(-1)iP,可使由ACh+组胺喷雾引起的喘息潜伏期明显延长.牡荆子脂质对小鼠气道平滑肌的最佳扩张效果是其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日本岛津AA-646型原子吸收光iiw仪检测49例正常小儿血浆及RBC内K”、Na”、Ca。、、Mg’”含量,作为小儿慢性心功能不全时血浆及RBC内电解质含量的正常对照。旨在观察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与RBC内、外电解质含量间的关系,从而探讨慢性心衰患儿心肌细胞内、外K+、Na”、Ca++、M+””含量的变化及对心肌功能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加深对小儿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了解及指导临床治疗。对象及方法一、对象选择1岁~14岁健康儿为检测对象,其中男29例,女20例。二、方法首先将塑料离心管、抽血空计、收集血液标本的玻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医院办公用品细菌学污染情况及医院内感染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本院的办公用品随机采取86例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结果 办公用品共检出细菌9种,污染率96.5%,分离出的菌种由高到低依次为葡萄球菌、微球菌、革兰阴性球菌、枯草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类白喉杆菌、奈瑟球菌、真菌、链球菌。结论 医院办公用品细菌污染率较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昌林  廖容 《全科护理》2008,6(34):3148-3150
[目的]比较传统皮内注射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差异。[方法]17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过敏皮试仪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皮试效果。[结果]两种皮试方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皮试仪与传统皮内注射法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中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