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工作,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历来是医院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得好就会很好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做得不好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如何真实、客观、量化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资历、学历、学识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业绩、科研等综合水平,使评聘工作正常有序、科学规范地开展,制订出科学、合理、实用的量化评分标准尤为重要。特别是专业技术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TEP)无需使用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所要求的昂贵的防粘连补片,同时绝大部分也无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渗透性强的一门边缘学科,特别是在医学教育实践中,生物化学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随着基因诊断与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撑吻合管环扎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2月~2006年7月9例施行腹腔镜环扎吻合术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平均耗时170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3d;所有标本远近切缘无癌残留。术后肛诊吻合口愈合良好,肛门括约功能存在,患者早期即有排便感觉,但控便能力较差,经肛门功能锻炼后,控便能力恢复,排便(3~5)次/d,且对气体或粪便能够明确鉴别。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支撑吻合管环扎吻合术简便易行,且能够取得其他吻合方法难以达到的支撑和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5.
静滴鱼腥草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3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肺脓疡,泌尿系统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本院应用鱼腥草注射液4年左右,遇有3例引起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4 5岁。因咳嗽、发热、痰多1周来我院门诊检查,诊断为肺炎,在急诊科静滴青霉素G钠4 80万,加入5 %葡萄糖2 5 0mL ,口服环丙沙星胶囊0 .2g ,bid ,5d后病情无好转,第6天改用鱼腥草注射液(湖北宜昌制药厂,生产批号2 0 0 0 0 70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展初期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经验。D1/D1+α或β/D2淋巴结清扫18例,其中毕Ⅰ式胃肠吻合11例,毕Ⅱ式7例;中转开腹姑息性手术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50~230min,标本远近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清扫淋巴结数11~32个。术后1~3d恢复胃肠功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达到或好于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血管处理、淋巴结清扫和结肠系膜前叶剥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甲癌)首次手术后癌细胞残留的原因。方法 对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癌,行二次手术的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癌细胞残留的17例,占33.3%。17例中术前诊断为良性疾病的13例,包括甲状腺瘤6例,腺瘤囊性变3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阴性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另4例为甲癌首次术式选择不当。17例均再行甲癌根治性切除,其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应用改良套扎法处理假性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套扎组(n=39)与缝合组(n=43)。对比分析两组假性疝囊处理时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补片感染)、复发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年龄、疝环直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套扎组假性疝囊处理时间、手术时间短于缝合组,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补片感染及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采用改良套扎法可有效处理直疝假性疝囊,是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忠诚  刘元甲 《吉林医学》2010,31(22):3644-364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影像改变规律。方法:通过对我院已确诊的6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男35例,女31例;年龄2个月~5岁36例,6~11岁30例,单侧病变27例(59.10%),双侧39例(59.10%),肺段/肺叶实变16例(24.24%),间质性炎性改变28例(42.42%),肺门周围浸润性病变9例(13.64%),混合型10例(15.15%),胸膜反应改变1例(1.52%),肺不张2例(3.03%)。结论:0~5岁以间质性和混合型病变为主,6~14岁以节段型病变为主。X线表现与临床体征不同步;肺部体征轻,X线征象重;X线阳性率明显高于体征阳性率。CR检查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血气胸颇为常见,是指在无任何外伤情况下的胸膜腔积血、积气。现将我院1987~1992年6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例1 男性,27岁。1987年12月18日突然剧咳后左胸疼痛,伴有呼吸困难,背部酸痛。半小时后感左胸剧痛,并放射至左肩,干咳、呼吸困难加重,脸色苍白,出冷汗,伴有呕吐,吐出少量胃内容物。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X线透视双肺无异常。收入内科病房,经抗感染等治疗,症状不见好转。第2天发现左肺呼吸音减弱,胸透左侧液气胸,左肺压缩80%。转入外科治疗。检查血压9/7kPa,心率120次,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等均无异常。经胸腔插管闭式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