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 1992年始 ,笔者采用多根折断式加压螺纹钉经皮内固定并钻孔注入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4 0例 ,经过 1~ 3年随访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中 ,男 15例 ,女 2 5例 ;年龄 4 8~ 89岁 ,平均 6 9 3岁 ;头下型 2例 ,颈中型 18例 ,基底型2 0例 ;按Garden分类[1] ,Ⅱ型 12例 ,Ⅲ型 2 1例 ,Ⅳ型 7例。入院时有 1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均在伤后 1周内进行手术。2 治疗方法入院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 ,行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 ,在电视X光机下整复骨折至解剖复位。选择3根长度适宜的折断加压螺…  相似文献   
4.
眼眶骨折眼球内陷功能性复位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眼眶骨折眼球内陷手术复位的方法和手术最佳时期,探讨手术前后视功能变化。方法:应用螺旋CT影像和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对100例施行眼眶重建和眼球复位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在早期手术的40例患者中,28例眼球内陷完全复位,12例改善;60例晚期手术中,32例完全复位,28例得到部分改善;手术前后视网膜电流图(F—ERG)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人工材料行眼眶重建和眶内充填技术手术治疗眼球内陷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手术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手术创伤对视功能无明显影响,眼眶重建和眼球复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93年以来,应用雾化吸入中药治疗因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致咳嗽、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7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雾化组78例,中药对照组76例。其中雾化组男性46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急性支气管炎23例,支扩10例,肺感染25例,慢支、肺气肿、肺心病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其共同特点为:痰多且稠,不易咳出。2治疗方法2.l雾化组临床分两型。I型:(肺热变盛型)证见咳嗽、痰多…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片是从中药雷公藤中反复精制而成。质量稳定,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并能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痤反应,是冶疗肾脏疾病十分有效的药物。近几年,笔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蛋白尿,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ar extraction,fSMILE)对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fSMILE的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13例26眼患者,其中, 10例20眼患者为先天性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3例6眼为隐性眼球震颤。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屈光度、眼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最佳矫正远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屈光度均优于术前,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屈光度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fSMILE治疗伴有眼球震颤的近视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1(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椎体内应力分布情况,探讨其应力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以层厚1 mm进行T12~L2脊柱节段CT扫描,将原始数据存盘.运用3D软件、Auto CAD系统及ANSYS 6.0有限元软件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400N、600N、800N、1000N、1200N),模拟脊柱的轴向压缩载荷;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压力(400N、600N、800N、1000N、1200N)的同时再施30N·m的弯矩,模拟脊柱的屈曲压缩载荷.将连接L1椎体上下终板凹面最低点的连线7等份,在此基础上将T1椎体中的松质骨划分为7个具有统计节点的层面,每个统计层面划分成9个统计区(椎体前部A1、A2和A3区,椎体中部M1、M2和M3区,椎体后部P1、P2和P3区).测量L1椎体松质骨中间3个层面9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值,将9个统计区划分成6个组,分别为Ⅰ组A1、A2、A3,Ⅱ组M1、M2、M3,Ⅲ组P1、P2、P3,Ⅳ组A1、M1、P1Ⅴ组A2、M2、P2,Ⅵ组A3、M3、P3.比较同一等级载荷下9个统计区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6个组内的松质骨应力值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分析L1椎体内不同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轴向加载时同一等级载荷下,Ⅲ组内P2松质骨平均应力值与P1、P3比较,Ⅳ组内P1与A1、M1比较,Ⅴ组内P2与A2、M2比较,Ⅵ组内P3与A3、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Ⅱ组内的数据经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后部P区(P1,P2,P3)的应力值与M区、A区比较最大,其中P2区应力最大.屈曲加载时同一等级载荷下,Ⅰ组内A2与A1、A3比较,Ⅱ组内M2与M1、M3比较,Ⅲ组内P2与P1、P3比较,Ⅳ组内A1与M1、P1比较,Ⅴ组内A2与M2、P2比较,Ⅵ组内A3与M3、P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内A1与A3比较,Ⅱ组内M1与M3比较,Ⅲ组内P1与P3比较,Ⅳ组内M1与P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前部A区(A1,A2,A3)的应力值与M区、P区比较最大,A2区应力最大.结论:L1椎体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存在着应力分布的集中趋势;轴向加载时应力集中的部位靠近椎体后缘中央,屈曲加载时应力集中的部位靠近椎体前缘中央.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DH)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或硬膜造成压迫,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2004年1月~2005年10月门诊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本院方剂颈腰痛Ⅰ号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并对二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参芪增液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6年以来用参芪增液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8例便秘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60~90岁,病程1~29年,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23例,诊断标准:①年龄60岁以上。②临床表现与大便干结难解,解便时间均隔3天以上,实证不属本病范畴,均排除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参芪增液汤是由《温病条辨》增液汤方加人参、黄芪等药组成:人参15g、黄芪30g、玄参30g、麦冬2og、生地20g、火麻仁20g。临床应用时伴随便腹痛者加白芍20g、甘草10g。腹胀者加厚朴10g,阳虚者加仙灵脾10g、肉苁蓉10g,以上药物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一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麻仁滋脾丸,每日二次,每次1丸,早晚服,一周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