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D型人格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和心理科门诊就诊的208例≥60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情绪自评量表(PHQ-9)、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D型人格量表(DS14)及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MINI)进行D型人格特征和抑郁情绪调查。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D型人格特征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若存在相关则进一步采用Process插件分析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在D型人格和抑郁情绪中的中介效应,并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作用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8例研究对象中,D型人格组患抑郁障碍的风险是非D型人格组的4.18倍(95%CI 2.01~8.69)。D型人格可直接影响抑郁情绪,直接效应值为3.83(95%CI 1.60~6.06)。D型人格可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调节抑郁情绪,中介效应值为1.92(95%CI 0.97~3.06)。具体来看,中介效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过D型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抑郁情绪途径产生中介效应(效应值是0.86,95%CI 0.24~1.73);通过D型人格特征-心理弹性-抑郁情绪途径产生中介效应(效应值是0.81,95%CI 0.19~1.62);通过D型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抑郁情绪途径产生中介效应(效应值是0.25,95%CI 0.05~0.55)。结论 D型人格是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D型人格影响抑郁情绪的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直接效应,二是通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调节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重大应激事件,可能会影响部队战斗力,有必要调查疫情下基层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目的 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2月8日-?2月15日,选取28663名基层官兵,利用网络远程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的调查和评估.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测评人员平均年龄(23.76±4.65)岁,男性27121名,女性1542名.28663名被试者中焦虑检出率10.97%,其中轻度焦虑占8.34%(2491/28663),中度及重度焦虑占2.62%(752/28663);应激检出率为5.32%;失眠检出率为11.67%,轻度失眠占9.49%(2720/28663),中度及重度失眠占2.18%(625/2866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自评健康状况、性别、婚姻状况、担心感染新冠病毒以及教育程度对于焦虑、应激及失眠均有影响(P均<0.05),其中自评健康状况、性别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状态普遍较好,自评健康状况差者和女性相对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门诊就诊的首发抑郁症伴焦虑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4、6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分、疗效指数(EI)、抗抑郁药不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总有效率均逐渐提升,治疗2、4、6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47%、76.47%、10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96%、1.96%和56.86%(P均<0.01)。治疗1周,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6周,观察组患者EI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附加倍他司汀对接受奥氮平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和脂代谢的影 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的 41 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 对象。在单药使用奥氮平治疗≥ 3 个月的基础上,附加倍他司汀 16 mg,3 次 /d,进行为期 4 周的开放性 试验。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 4 周末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测血常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肝功 能等指标,同一时间测量患者晨起空腹体重、身高、腹围和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阳性和阴 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的精神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 前后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附加倍他司汀治疗4周后,患者体重[(70.1±6.7)kg比(71.7±7.5)kg]、 BMI [(24.7±2.1)kg/m2 比(25.2±2.4)kg/m2 ]、总胆固醇水平[(4.3±0.8)mmol/L 比(4.6±0.8)mmol/L]低于 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3.97、2.47; P< 0.05)。附加倍他司汀治疗前后,患者 PANSS 总分、 血常规指标、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附加倍他司汀治疗对男性精神分 裂症患者奥氮平相关的体重增加和胆固醇升高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火箭军某部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整群抽取火箭军某部官兵4 88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对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分析心理问题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2.56%的官兵存在心理问题,4.51%的官兵心理问题明显,其中,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是官兵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SCL-90各因子分值与军人常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28~-3.05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对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状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30.408,P0.01);文化程度越高,心理问题发生风险越大(OR=1.458)。结论火箭军某部官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心理卫生工作要高度关注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问题,重点做好高学历官兵群体的心理疏导干预。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全球约1%的人口受累于该疾病。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0%(0.8%~1.1%),终身患病率达0.66%。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在线问卷方法调查全国范围内50~65岁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分别用以评估应激反应、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睡眠障碍状态。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疫情下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有效回收问卷1501份(nSRQ-20=1377,nPHQ-9=1241,nGAD-7=1204,nISI=1209),经分析发现24.5%出现了心理应激,18.5%表现出中重度抑郁状态,10.7%表现出中重度焦虑状态,10.8%表现出中重度失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身体健康状况、对疫情的担忧、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疫情下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较大,4个因素在PHQ-9、GAD-7、SRQ-20及ISI模型中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90、0.176、0.232和0.137,其中以身体健康状况最为显著,标准化β值依次为0.374、0.368、0.406、0.322(均P<0.01)。进一步分析不同健康状况(良好、一般及欠佳3组)间心理状态的差异,发现3组在应激反应、抑郁、焦虑、睡眠4个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老年人在此次COVID-19疫情下较平时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身体健康情况差者心理健康问题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初血小板输注逆转了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风险,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随着机采单人份血小板制剂分离技术的成熟,血小板的输注已成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其疗效是任何药物无法代替。临床实践表明,血小板输注最常用于血液病患者,因血液患者多伴随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对此类相关问题的报道也较多,但主要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问题,而对于大样本的集中分析较少,故通过对109例不同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不接触隔离技术的护理配合要点,为胃癌手术的不接触隔离技术护理配合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6例腹腔镜胃癌手术不接触隔离技术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在126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手术中,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不接触隔离技术进行各项手术操作,医生护士不接触隔离技术的各项操作配合默契.结论 医生护士规范化不接触隔离技术技术的培训,是确保不接触隔离技术操作有效实施和防止恶性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