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升阳散火汤始创于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暑伤胃气论》,以“火都发之”为立法宗旨。补中、升阳、散火三法合用,适用于“血虚”及“胃虚火郁”而致的热证。临床上常遇到某些病人目赤、牙痛、盗汗、面烘肌热等火的证象,选经清热泻火及西医消炎,疗效罔然。笔者在临床中对其属脾胃虚弱者施用东垣的升阳散火汤,每获奇效。现就所得,报道如下。(l)牙痛。张XX,男,40岁,干部。患者牙龈、上跨疼痛,半年来经西医消炎止痛及中医清热泻火等治疗不得愈。望其牙龈、上跨色嫩红,精神疲惫,纳差、脉弱c以升阳散火汤加味治疗:党参129、黄泛15g…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雪里见胶囊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50例风湿类疾病患者采用序贯法随机分组,口服复方雪里见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握力的改变,WBC、RF、ESR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及该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有下降,握力有明显改善(P〈0.01),对白细胞异常有明显改善(P〈0.01),血沉明显降低(P〈0.01),对IgA、IgG、IgM亦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雪里见胶囊治疗风湿类疾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生玉  刘哨兵 《中国康复》2014,29(5):336-336
2009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72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分为2组,①观察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62.4±1.4)岁;病程(78.0±8.6)d。②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7.6±1.6)岁;病程(85.0±9.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取舌下神经刺激点、喉返神经刺激点、金津、玉液穴。舌下神经刺激点向舌根方向直刺2~3cm ;喉返神经刺激点向内刺入1.5~2cm ;金津在舌下系带左侧、右侧的静脉处点刺出血。先点刺金津、玉液出血不留针,然后常规消毒针刺后在舌下神经刺激点和喉返神经刺激点上分别接上电针,选用连续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肌肉颤动且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min ,每日1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进行患肢肢体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0例)与药物组(20例),以骨密度(BMD)、视觉摸拟评分指数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01),针药结合组治疗后较药物组下降更明显(P0.001);药物组腰椎和股骨BM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针药结合组治疗后腰椎BMD较药物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能有效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