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CAG主要采用综合对症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停药后病情常易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等。中医治疗本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综述近几年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  相似文献   
3.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对6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及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服药依从性好,严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长期应用利培酮、喹硫平所致异常心电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敏  刘伟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729-729,732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心脏的安全性。方法:对单一服用利培酮或喹硫平治疗2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取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治疗2年检测的心电图,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培酮、喹硫平所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6.25%、45.31%。利培酮与喹硫平之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及喹硫平长期应用均可导致心电图的改变,在临床应用中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兔肝VX2瘤行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不同ROI的MR灌注加权成像(PWI)变化特点,并与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2只,采用组织块种植的方法成功制成40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20只,对照组20只,治疗组行HIFU治疗。待肿瘤直径≥10 mm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对两组行常规MRI及PWI。MR扫描使用Philips 1.5 T MR成像仪,PWI采用SE-EPI序列,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最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作为定量指标,选取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ROI,分别测量治疗前、后不同ROI的血流灌注值。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与PWI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ROI的SRSmax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只兔肝癌模型共发现48个瘤灶,其中33只瘤兔共36个瘤灶纳入最后数据分析。T2WI上,瘤灶信号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血流灌注图上不同ROI血流灌注程度及强度均有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肿瘤中央区、周边区SRS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两次PWI,肿瘤中央区SRSmax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瘤周区的SRSmax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周边区的SRSmax值与MVD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78,P=0.01)。结论兔肝VX2瘤各ROI的PWI表现与MVD表达程度、范围一致;PWI能反映VX2癌HIFU治疗前后肿瘤的血管生成、破坏状况。  相似文献   
6.
刘伟锋  蒋玉萍  黄波贞 《河北中医》2014,(12):1810-1811
脾胃病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脾胃虚弱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情志因素作为脾胃病的致病因素已显得尤为突出。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对脏腑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伟锋 《北方药学》2016,13(5):64-65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应用对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92例患者选自2014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甲状腺手术治疗者,将其中46例划归为对照组,不予以抗菌药物使用;另外46例划归为观察组,应用抗菌药物,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医疗费用基本相当,在药品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方面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有效、合理应用对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愈合存在积极影响,除此之外,还应通过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加强临床医师的手术技能培训抗感染,进一步降低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方法 对31例3D-MSCTA诊断的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经手术证实, 13例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MSCTA图像后处理包括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方位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结果 3D-MSCTA在31例患者中, 共发现38个动脉瘤。其中3例为两个动脉瘤, 2例为三个动脉瘤。38个动脉瘤中大脑中动脉瘤9个, 大脑前动脉瘤7个, 大脑后动脉瘤2个, 后交通动脉瘤3个, 颈内动脉瘤12个, 基底动脉瘤3个, 胼周动脉瘤1个, 小脑上动脉瘤1个。MSCTA均清晰显示瘤体的大小、位置、形态及瘤颈宽度、瘤轴指向、载瘤动脉、动脉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动脉瘤最小1.0mm×1.3mm, 最大59mm×73mm。有DSA资料对照的13例中, MSCTA发现16个动脉瘤中DSA只发现13个, 另外DSA发现1个动脉瘤而MSCTA漏诊。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97.1%、81.3%、99.0%。结论 3D-MSCT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术后随访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 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螺旋CT机为TOSHIBA Aquilion 16多层螺旋CT机, 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 门静脉期)增强扫描, 层厚7.0mm, 螺距1.0,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100mL, 注射流率3mL/s, 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30s和70s。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12例, 平扫为囊状水样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 内无分隔。胰腺脓肿4例, 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 CT值为24Hu左右, 内见小气泡影, 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胰腺囊腺瘤4例, 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 囊壁厚度<2mm。胰腺囊腺癌2例, 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 其内有分隔, 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 囊壁厚度>2mm, 1例伴有肝内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特征, 但相似之处较多, 结合临床病史、必要时密切随访加以鉴别, 可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益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疗效及药物作用机理。方法:60例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抑酸治疗;观察组:在奥美拉唑抑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胃方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胃酸、胃泌素、生长抑素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90%,而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仅达66.6%,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治疗组相比,降低胃酸(PH值)、减少胃泌素分泌、促进生长抑素分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降低胃酸(PH值)、减少胃泌素分泌、促进生长抑素分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胃方能够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消化性溃疡胃酸、胃泌素的过度分泌和提高生长抑素分泌相关,该方药具有一定程度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