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内蒙古兴安盟布鲁氏菌流行株的主要种型,分析布鲁氏菌流行株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内蒙古兴安盟布病发病率较高的旗县和人口密集的旗县,采集临床诊断的布病患者200份血液样本,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培养分离出28株布鲁氏菌,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BCSP31-PCR及传统经典的方法进行种型鉴定,最后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其中的25株布鲁氏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28株布鲁氏菌中羊种3型18株(64.29%)和羊种1型10株(35.71%),进行药敏试验的25株菌中,100%菌株对多西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均敏感,16%的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可能降低,20%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00%的菌株对阿奇霉素耐药。结论 内蒙古兴安盟布鲁氏菌流行株主要是羊种3型和羊种1型,目前对一线方案药物较为敏感,在布病的急性期治疗上,宜规范化治疗,首选一线方案药物:多西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利福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电凝切口联合自体血原位凝固法固定移植结膜瓣及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52眼)原发性鼻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26眼)和对照组26例(26眼)。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试验组采用热电凝切口联合自体血原位凝固法固定移植的结膜瓣,并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采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移植的结膜瓣。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症状、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试验组异物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各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采用热电凝切口联合自体血原位凝固法固定移植结膜瓣及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可缩短手术时间,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刺激症状,因免去缝线的应用,从而避免了拆线时再次出血、疼痛,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