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率与心血管病的发病和病死率的关系已引起临床关注,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表明[1-4]心率持续增高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衰)有关,是心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猝死和总病死率)的强烈预测因子;控制心率可延长缺血/非缺血性心脏病人及其他病人的寿命.本文重点讨论自主神经对心率的调控和β受体阻滞剂在控制心率与心血管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ST段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是心肌急性损伤的标志,是心梗早期诊断和再灌注治疗选择的重要依据;成功的心肌再灌注治疗可缩短ST段的演变时程,ST段的早期快速回降是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客观指标;ST段抬高的幅度、导联数、形态和演变(动态变化),特别是ST段的再抬高和持续抬高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QT间期校正和QT离散度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QT间期校正方法和心率、QRS时间、描记纸速对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1)对比分析 5 0例纸速 2 5mm·s-1和 5 0mm·s-1描记时QT间期和QTd;(2 )对比分析 5 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发作时和发作前QT间期 ,并比较QTC、QTLC、QTFC三种方法校正结果 ;(3)对比分析 5 0例SVT发作时与发作前QTd;(4)对比分析 2 0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消融旁路前后QTd。结果  (1)在SVT时QTC 出现假性延长 ,QTLC、QTFC有助克服上述假象 ;(2 ) 2 5mm·s-1与 5 0mm·s-1纸速QTd、SVT发作时与发作前QTd、显性预激射频消融前后QTd,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QT间期受心率影响 ,但QTd 不受心率影响 ;对QT间期校正建议应修改QTC,试用QTLC或QTFC。  相似文献   
4.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P和BrugadaJ[1]首先报道一组临床有多形室速 (PVT )或室颤(VF)发作 ,心电图以右束支阻滞 (RBBB)伴STV1-V3段抬高为特征 ,而心脏结构正常的病人 ,为区别心电图正常的特发性VF ,作者称为“右束支阻滞 ,STV1-V3抬高和猝死综合征。 1996年日本学者Miyazaki将此综合征称为Brugada综合征。近年来世界各地类似的病例报道呈指数增加。其发病率虽尚不清楚 ,但据目前比利时和西班牙的临床资料提示占特发性VF的 4 0 %~ 60 % [2 ] ;在东南亚发病率更高 ,在泰国东北部年死…  相似文献   
5.
长 QT间期综合征 ( L QTS)是以心电图 QT间期延长 ,临床反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Tdp)—晕厥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依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类。前者伴有的 Td P常于心室率较慢或短——长——短间期后发生 ,亦称为“间歇依赖性 Td P”;后者常在激动、惊吓、运动等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下发生 Tdp,亦称为“肾上腺素能依赖性 Tdp”。在临床上类型之间常有些重叠。遗传性 L QTS据遗传特性主要分有 Jervell- Lange- Nielsen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先天性耳聋 )和 Romono- Ward综合征 (常染体显性遗传 ,听力正常 )。获得性 L QT…  相似文献   
6.
自1973年Monotoyo等报告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后,由于设备简单、方法无创新,现已广泛用于评价窦房结功能、房室前向传导功能、房室结双径路、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在对窦房结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可以代替心内电生理检查无创检测:窦房结恢复时间(Sinusnoderecoverytime,SNRT)、窦房传导时间(Sino-atrialconductiontime,SACT)、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inusnode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  相似文献   
7.
苯那普利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装置,采用完全停灌复灌的方法制作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3组:对照组(KH液持续灌注110 min),缺血再灌注组(KH液灌流20 min,停灌30 min,再灌注60 min),苯那普利组(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灌注液加入苯那普利10-6mol/L)。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光镜下心肌结构改变、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苯那普利组再灌注60 min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光镜可见炎症损伤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TNF-α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在心肌细胞胞浆苯那普利组呈弱阳性;对照组阴性;缺血再灌注组强阳性。结论苯那普利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表达、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某些严重的急性卒中患者,可出现酷似急性心肌梗塞的“坏死、损伤及缺血”样心电图改变,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现介绍2例如下。例1:男,70岁。住院号15068。1981年7月10日晨突然昏迷。既往有冠心病史。体检:BP140/90mmHg,昏迷,瞳孔不等大,双眼向左凝视,口左歪,右侧肌力0级;右衡巴氏征(+)。腹水(+)。双下肢浮肿。7月10日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两例B型预激综合征出现酷似和掩盖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析,复习了典型预激综合征QRS波群的构成,指出短路下传主要影响δ波部份,而下壁心肌梗塞则影响δ波之后正路下传的QRS部份。进而提出“校正P-R间期”的测定及其诊断意义。并就B型预激综合征中下壁心肌梗塞的诊断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1950年First 提出“梗塞周围阻滞”。以后Schamroth 做了较具体的描述,指出反映了围绕梗塞部位的心肌组织传导通过及除极过程的延迟,为心肌梗塞的附带现象。这种现象也可发生在心肌病和其他引起心肌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