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胸骨下部Y形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Y形胸骨下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采用胸骨下部正中劈开,至胸骨角下方2cm处向左上、右上方剪开胸骨,使切口成Y形,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其中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6例,法乐四联症7例,部分房室管畸形1例,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4例。结果全部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5±45.4)min,主动脉阻断(39.4±30.6)min,手术时间(180.5±51.1)min,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呼吸(6.1±5.6)h,术后第1天平均心包纵隔引流量(150±71)ml,平均输血量268.5ml.术后住院时间(9.7±1.5)d。结论Y形胸骨下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显露好,术后恢复快。具安全性及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经"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取下1/2~2/3胸部正中皮肤切口,纵行劈下2/3胸骨使呈"Y"型或"I"型,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9例,二尖瓣成形2例,法乐四联症矫治1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8例。结果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疤痕长度仅为胸骨正中切口的60%左右。结论"Y"型或"I"型部分胸骨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完成大部分心脏疾病的手术,创伤的程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适应症的范围明显大于右胸小切口。  相似文献   
3.
改良犬深低温停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建立改良犬深低温停循环(DHCA)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只犬行升主动脉插管灌注,上下腔静脉插管引流,建立犬体外循环(CPB)模型.转流降低鼻咽温度至18℃以下.停循环1 h后转流复温,鼻咽温度恢复到37℃后脱离CPB,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存活情况.结果 10只犬心脏均复跳,能够脱离呼吸机.脱机后2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改良犬DHCA模型可成功建立,为探讨DHCA时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急性心肌梗塞3例报告1989年至1992年7月,共行123例心瓣膜替换术,术后3例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现报告如下。例1男,24岁,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术前无心绞痛症状,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23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的患者,72 h内手术20例,3~14 d内手术3例。结果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209±5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5±2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8±15)min,24 h平均胸引流量为(570±263)mL,术中平均输红细胞悬液量(5.5±3.8)单位,无再次开胸止血病例。23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3例,短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延迟苏醒)2例,一过性截瘫1例,败血症l例。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的方法,具有安全可行、容易控制出血、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瘤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国外报道其相对发生率分别为10%、7%、16%、2%和65%。我们于1993年8月~1998年4月行手术治疗12例,疗效良好。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27~78岁,平均54岁。升主动脉瘤5例,胸降主动脉瘤2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4例;其中真性动脉瘤6例,假性动脉瘤1例,夹层动脉瘤5例。在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DeBakeyⅡ型2例,DeBakeyⅢ型3例。6例真性…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50岁。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间歇跛行3个月。于1998年3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4、5,腰5骶1椎间盘切除术,术后卧床,制动。7天病人胸闷、恶心、呕吐,心率由80次/分上升至128次/分,血压由120/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体质量46 kg,身高147 cm,体表面积1.37 m2,择期手术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体外循环使用Stockert V型心肺机(下称S5)连续血气监测系统(Maquet-BMU40),笔记本电脑(IBM-X220)作为电子记录模块[4],上述设备主电源线连接至抗电涌保护插板(公牛,GN-H3053)持续供电,应用Fusion氧合器(MedtronicBB841)等耗材.  相似文献   
9.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凝血机制紊乱、血小板功能下降并由此引起的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1〕。作者就体外循环时应用德国产抑肽酶(Trasylol,特血乐)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术后出血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抑肽酶组(20...  相似文献   
10.
心脏手术后残余漏和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导致出现瓣膜关闭失灵等,都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或十几年又要二次开胸手术治疗.众所周知,二次开胸手术最大问题是胸腔内组织广泛粘连,建立体外循环插管比较困难,尤其是上下腔静脉插管分离、过带、阻断等操作很棘手,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破裂出血.以往应用普通管道插管,用于二次开胸手术的病人利少弊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危险性大,容易造成副损伤,轻则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重则危及病人生命.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弊端,需要一种特殊的插管管道,但目前市面上没有设计这种专门带气囊的上下腔静脉插管.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