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琰  陈芳  凌智娟 《海南医学》2013,24(14):2163-2165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啶的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60例先心病患儿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嘧啶泵注及相应针对性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一定的护理配合治疗后,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术后心脏指数(CD、心搏指数(S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作功指数(LCWI)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啶的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加强术前充分护理准备,提高术中娴熟配合技巧,严密观察病情,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减少学龄前患儿术前恐惧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0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指导,对照组50例术前采用常规方法访视指导,对比两组儿童非抗拒性进入手术室的合作率、麻醉诱导配合率、心率和血压变化等.结果 干预组进入手术室的合作率为87%,对照组的合作率为58%,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16,P<0.01).干预组配合诱导麻醉率为80%,对照组为56%,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P<0.01).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后心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1);血压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术前干预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手术恐惧反应,提高患儿麻醉诱导的依从性,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术前恐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易损性硬式内窥镜手术设备无缝隙化管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2007年未实施无缝隙化管理下的硬式内窥镜手术设备知识考核结果和每百台手术设备缺陷和故障率与2008年实施无缝隙管理后的考核结果与缺陷和故障率进行对比.结果 2008年实施无缝隙化管理后硬式内窥镜手术参与人员对设备构造、工作原理、调试方法、清洁消毒、缺陷检查五个方面的考核成绩均较实施无缝隙管理前显著提高(P均<0.01),实施后的2008年硬式内窥镜手术设备发生缺陷和故障39次,每百台手术设备缺陷和故障率为3%,2007全年硬式内窥镜手术设备发生缺陷和故障77次,每百台手术设备缺陷和故障率7%,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无缝隙管理方法能有效减少管理环节空白点,显著降低易损性硬式内窥镜手术设备的缺陷和故障率,对提升手术室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婴幼儿先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92±0.33)d、(3.32±0.98)d和(9.66±2.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8±1.02)d、(5.12±1.42)d和(12.89±2.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手术婴幼儿采取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杨琰  傅晓玲  凌智娟 《中外医疗》2013,(12):144-145
目的探讨改进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方法,适应现有手术规模。方法随机抽取骨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同类手术各30例,对比手术器械管理改进前后配台护士物品准备状况及所需时间;问卷200名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手术器械管理改进前后的满意度;对比改进前后各常规手术器械及专科手术器械的丢失率及耗损率。结果改进后护士术前准备用物所需时间、术中离室次数明显减少;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管理的满意度从89%提高到99%。手术器械的丢失率及耗损率明显减少。结论改进后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减低了手术手术器械的丢失与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责任链、无菌链与服务链"3C"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采用责任链、无菌链与服务链"3C"模式进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2000件消毒灭菌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采用"3C"模式进行护理服务的2000件消毒灭菌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消毒有效率、相关感染发生率以及相关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科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链、无菌链与服务链"3C"模式能有效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进行消毒,降低手术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提高相关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婴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0例(年龄2~11个月),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和对照组(C组, n=30)。 D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15 min内缓慢泵入),然后以0.4μg/(kg· h)的速率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主动脉开放后1、6、12 h测量SI、CI及LCWI,监测术中心脏复跳时间及自动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结果 D组自动复跳率高于C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时间及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后不同时点CI、SI及LC-WI均高于C组(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婴儿体外循环手术,促进了围术期的心功能恢复,提示其有心肌保护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婴儿体外循环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年龄2月-1岁,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主动脉开放后1h、6h、24h检测患儿血清中cTnI、GP-BB、TNF-α、IL-6的浓度。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cTnI、GP-BB、TNF-α、IL-6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在主动脉开放后1h、6h、24h,cTnI、GP-BB、TNF-α、IL-6的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婴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损伤,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