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上颌窦根治术是耳鼻咽喉科报常见的手术,临床绝大数采用柯陆上颌窦手术术式(以下称柯氏术),切口为唇龈粘膜横切口。由于局部解剖的因素,术后常有辱麻木、牙齿酸痛、局部肿胀。我科于1984年开始采用唇龈粘膜纵切口行上颌窦根治术,在克服上述术后症状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328例(358侧)中,男186例,女142例,年龄17~72岁,病程0.5年~42年。其中慢性上颌窦炎192例(222侧),上颌窦囊肿46例,上颌窦息肉58例,上颌窦霉菌感染18例,其他上颌窦病变14例。二、手术方法术前准备、麻醉、体位同柯氏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鼻内镜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术前给药组(A组)、术后给药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20名。A组于术前15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于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C组不给药,分别观察术后6h和12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组和B组术后6和12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A组术后6h VAS评分低于B组,但术后12h无显著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术后疼痛,且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发生于上颌窦,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的息肉或黏膜慢性炎症.由于其病变隐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又类似于上颌窦恶性肿瘤,一开始就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因此临床工作中,常有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者.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对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38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内镜下临床特点,为精准治疗鼻出血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经鼻内镜术下止血的难治性鼻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病人内镜下主要出血部位和出血类型.结果 63例病人中男性42例,高血压病史39例,有27例出血位于下鼻道,14例位于鼻中隔,8例位于中鼻道,7例位于嗅裂区,5例位于鼻腔最前上区,鼻咽腔及部位不明各1例;动脉瘤样出血51例,黏膜下型出血11例,不明类型1例. 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部位主要位于下鼻道、鼻中隔和嗅裂区.动脉瘤样型为鼻出血的主要类型,该类型较易止血.鼻内镜技术对岀血部位准确电凝,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可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CD44v6与喉鳞癌相关性研究的国内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其病理与临床意义。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1996~2006年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喉鳞癌CD44v6表达及其意义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在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后,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4.2.9对各研究报告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值、95%可信区间及Meta分析森林图。结果最终进入系统评价的文献共有7篇,观察癌患者496例,对照病例99例。Meta分析结果,合并区OR为19.43,95%可信间(CI)为[4.14,91.27],CD44v6表达与喉鳞癌临床分期(p〈0.0001)、分化程度(p=0.0004)、淋巴结转移(P〈0.00001)及5年生存率(P=0.002)均存在明显相关性,而与病变分型(P=0.23)及TNM分期(P=0.12)、患者年龄(P=0.53)及性别(P=0.63)无明显关联。结论相关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CD44v6高表达可能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汤超  冯益进 《安徽医药》2018,39(7):835-838
目的 了解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状况,分析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妇产科分娩的二胎高龄产妇所产新生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第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出生3个月后进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并收集孕妇、新生儿一般资料,总结影响新生儿听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300例新生儿,初筛阳性28例(9.33%),复筛阳性15例(5.00%),确诊听力损失8例(2.67%);其中单侧听力损失5例(62.50%),双侧听力损失3例(37.50%);经听性脑干反应确诊轻度听力损失4例(50.00%),中度听力损失2例(25.00%),重度听力损失1例(12.50%),极重度听力损失1例(12.50%);解剖结构畸形5例(62.50%),包括外耳道狭窄1例,听骨链畸形3例,中耳鼓室积液1例,外耳道闭锁1例。②多因素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窒息史、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耳聋家族史、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妊娠期糖尿病均为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某医院2016~2017年二胎高龄产妇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67%,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史、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耳聋家族史、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妊娠期糖尿病均为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7年6月我科对21例喉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临床分期包括T15例,T213例,T33例。分别或联合采用带蒂的肌膜瓣、带蒂的皮瓣、室带及会厌软骨等对组织缺损进行修复与喉功能重建。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正常的呼吸、吞咽功能,90.5%(19/21)拔除气管套管获得发音功能。随访满5年者4例,1例死于颈部转移;随访满3年者10例,2例死亡,另1例死于局部复发,共19例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后,可选用合适的修复技术重建新喉,恢复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