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患者男,64岁。以“反复出现咳嗽、间断痰中带血1个月”于1995年11月23日收入院。入院后胸部平片诊为:左肺癌侵及左主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左肺下叶阻塞性改变。胸部CT显示为:左肺下叶癌。纤维支气管镜检见左肺下叶开口处有菜花样肿物堵塞管腔(末取病理),诊为左肺下叶癌。腹部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入院后20天行左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主要位于下叶支气管开口处,并系及上、下叶支气管分叉处,末累及周围肺组织。下叶肺组织呈阻塞性肺炎改变。支气管切线见肿瘤。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放疗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对1995年8月~1996年7月间所有的放疗科的160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4%(31/160),年例次发病率为21.3%(34/l160)。有无基础病的发病率差异显著,接受抗癌治疗的病人处在多种致病危险因素之中。以抑制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为主要致病原因。感染发生的疾病前三位为临床败血症、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因此,提醒人们发生在放疗病房的医院感染有其特殊性,要加强对放疗科各级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以便对发生的感染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7岁。于IMS年4月无意中发现右上颈部有一约4cm×3cm×3cm的皮下结节,切除活检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转肿瘤内科用DAVD方案(DllC,ADM,VCR,PDD)化疗1个疗程以“恶性黑色素瘤肺脑多发性转移,昏迷1天”于lop年4月2日一5月13日在我科用60C0行肺脑放射治疗。疗终患者意识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疗后1周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中下段粘膜粗糙,条状出血,责门光滑,胃内各部粘膜光滑色泽大体正常,胃壁蠕动及扩张度良好,胃内未见溃疡及新生物,球部正常(食管中下段在肺部照射野内)。lop年10月16日开始无原因出现食欲…  相似文献   
4.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BWSTT)对脑卒中后步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5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加BWSTT,共8周,每周5次,每日1次,每次30min,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两组功能性运动量表(FAC)评分、步行速度及步长较训练前均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BWSTF可提高偏瘫病人的步行能力、步行速度及步长。  相似文献   
5.
20例肺炎性假瘤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增生性瘤样病变。X线表现常为肺内孤立性病灶,易与肺癌、结核球以及其他肺部病变混淆,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我院1990~2007年间收集的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与TP方案化疗联合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得力生注射液+TP方案治疗,对照组用TP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0%,对照组有效率为56%,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好转者占66%,对照组好转者占40%,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P〈0.05)。消化道反应对照组Ⅰ、Ⅱ、Ⅲ度占80%(24/30),治疗组占50%(16/3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得力生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对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乙哌立松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58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口服乙哌立松结合康复疗法,乙哌立松为每次50 mg,每日3次,最大剂量为每日300 mg;对照组只应用康复疗法.采用Ashworth分级法和改良的Barthel氏指数评定法,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肌张力及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周病人上下肢肌张力、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乙哌立松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所致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后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平均59岁;所有病例均通过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室性早搏53例,房性早搏27例,结性早搏6例;病程最短3周,最长13年。临床大都有心悸、胸闷胸痛、眩晕乏力、气短、舌质赤或有瘀点、脉结代。所有病例在服中药前均服用过异搏定、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以神经促进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方法,采用Fugl-Meyer评分、MBI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明显提高(P〈0.005,P〈0.001)。康复组残废率明显降低,自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改善预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