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背景 遵医嘱服药是患者病情稳定和全面康复的基本保障,服药率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了解本地区居家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无锡市12个街道/乡镇的1 28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服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共1 220例患者完成全部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4.9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75.33%(919/1 220),其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率分别为78.56%(667/849)、75.49%(154/204)、69.57%(16/23)、47.06%(8/17)、35.71%(25/70)、85.96%(49/57)。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诊断、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家庭与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类型、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健康讲座、家庭离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9个因素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增设精神卫生服务网点、重点关注精神发育迟滞及新发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病耻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下胸部刀扎伤极易贯穿膈肌伤及膈下脏器,这一损伤的病情危重,病状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6年5月间共收治此类病人32例。  相似文献   
3.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自知力欠缺及高复发性、高致残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做好社区面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定期面访患者本人,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目的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患者的面访服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利用2019年底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中建档管理的无锡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础档案及随访管理信息,分析当年度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规律面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 778例研究对象,其规律面访率为81.08%(22 523/27 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本地户籍〔OR(95%CI)=0.704(0.640,0.775)〕、年龄≤44岁〔OR(95%CI)=0.522(0.472,0.578)〕、学历为高中及以上〔高中/中专OR(95%CI)=0.493(0.446,0.545),大专及以上OR(95%CI)=0.470(0.415,0.532)〕、目前有正式工作〔OR(95%CI)=0.715(0.668,0.766)〕、未婚〔OR(95%CI)=0.746(0.665,0.838)〕、经济状况为非贫困〔OR(95%CI)=0.587(0.517,0.666)〕、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95%CI)=0.491(0.440,0.548)〕、服药时长0~10年〔OR(95%CI)=0.881(0.778,0.998)〕、不是"以奖代补"监护补助对象〔OR(95%CI)=0.807(0.704,0.926)〕、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OR(95%CI)=0.844(0.716,0.996)〕是患者规律面访的消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关注非本地户籍、年龄≤4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目前有正式工作、未婚、经济非贫困、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服药时长0~10年、不是监护补助对象和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开展宣传教育、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提高患者规律面访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我院2002年4月至2003年5月间收治的2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声像学特征及血流变化规律。1资料及方法1.1对象28例中年龄26~51岁,平均38.6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25例,下腹部或腰腿痛18例,伴轻度贫血5例,中度贫血2例,重度贫血1  相似文献   
5.
背景 心理状况与吸烟有一定联系,心理问题可能是启动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吸烟与心理行为特征的关系,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无锡市主城区年龄18岁及以上的居民2 498例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吸烟情况、心理状况。共发放问卷2 498份,回收有效问卷2 3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92%。结果 2 396例居民中,吸烟者600例,占25.04%。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性质、婚姻状况、职业性质、饮酒情况、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情况、心理状况的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性质、饮酒情况、心理状况是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P<0.05)。对是否觉得自己有决断力、是否处于紧张状态、能否解决问题、是否享受生活、能否面临问题、是否感到痛苦忧虑、是否感到没有价值的认知不同的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锡市主城区居民吸烟率较高,心理状况是居民吸烟的影响因素。在针对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时,应考虑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早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方法对该区居民死亡资料统一编码分类,用DeathReg2005死因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及潜在寿命损失等指标分析了解该区居民的死亡特点。结果该区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为60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0.7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27.87,P<0.001)。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之和占总死亡人数的95.15%。导致潜在寿命损失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2012年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尤其是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更集中在青壮年。应根据该区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体检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对社区患者的健康体检服务质量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无锡市1 220名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患者健康体检状况,并探讨影响患者健康体检的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体检率为50.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城区(OR=2.756,95%CI=1.985-3.825)、服药(规律OR=1.974,95%CI=1.380-2.823;间断OR=1.948,95%CI=1.238-3.067)、有体检意识(必要OR=5.757,95%CI=4.054-8.177;无所谓OR=1.584,95%CI=1.053-2.382)及监护人为父母(OR=2.359,95%CI=1.367-4.069)或夫妻(OR=1.860,95%CI=1.036-3.339)是患者参加体检的积极因素,而家庭经济贫困(OR=0.614,95%CI=0.444-0.849)、病程≤10年(OR=0.662,95%CI=0.461-0.949)、未曾住精神专科医院(OR=0.704,95%CI=0.514-0.963)、GAS评分≤50分(OR=0.248,95%CI=0.166-0.371)或51-60分(OR=0.500,95%CI=0.340-0.734)是影响患者体检的消极因素。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体检率有待提高,应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改善患者对体检的认知,关注农村及贫困家庭及督促服药、稳定病情等措施提高体检率。  相似文献   
8.
慢性肥厚性咽炎又称慢性增生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淋巴组织弥漫性增生性炎症.其特征性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我科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结果显示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复发率低,是临床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涡轮增压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并对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分析的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该涡轮增压器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规章制度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盐酸、苯系物、正己烷等化学毒物,噪声、工频电场、高温等物理因素,其中抛光打磨车间岗位粉尘浓度(2.75~42.80mg/m^3)、噪声强度(8h等效声级为88.6dB)超标,其余岗位或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建设项目,部分防护措施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肺部多叶病变与老年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 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检 索起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7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所有有关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 析,进行异质性检验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采用漏斗图和 Egger法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1 836例研究对象,其中病例(死亡组)487例, 对照(存活组)1 3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肺部多叶病变与老年获得性肺炎预后相关(合并OR值为3.22,95% CI为 1.84~5.63)。结论:肺部多叶病变会增加老年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预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