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缠绕型和管型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对 2 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其中DeNovo支架 17个 ,Suboptimal支架 6个 ,Bail-out支架 2个。结果  2 3例患者 2 5支血管植入 2 5个冠状动脉内支架。其中缠绕型支架 9个 ,包括Gianturco -Robin支架2个 ,XT支架 7个 ;管型支架植入 16个 ,均为NIR支架。植入前降支 15个 ,回旋支 2个 ,右冠状动脉 8个。所有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3例心绞痛复发的患者经造影证实为再狭窄 ,其中XT支架 1个 ,NIR支架 2个 ,总的再狭窄率为 12 % ,缠绕型和管型支架的再狭窄率分别为 11%和 12 .5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为治疗PTCA术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降低再狭窄率的有效措施 ;根据不同的病变合理选择缠绕型和管型支架可提高支架植入的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23例心电图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进行临床病因和治疗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显示:<40岁组病因以心肌炎症病变为主(55%),少数属于先天性;≥40岁组,急性发生者以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所致者为主;慢性持久性者以冠心病心肌硬化、心肌病及原因不明的心脏支架变性和纤维化所致者为主。应用糖皮质激素、临时心脏起搏对抢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阿—斯综合征有效;对伴双结病变的室性心动过速可在临时心脏起搏保驾下电复律或药物复律。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1997年5月,我们采用川芎嗪、酚妥拉明缓慢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点滴法,对66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并用微导管监测用药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6例为心血管内科、呼吸和结核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男28例,女Ic例;年龄23~76岁,平均63.4岁;病程3~34年,平均15.2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简称肺气肿,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修定诊断标准)28例,重症肺结核(IV型)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B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32~74岁,平均61.8岁;病程3~38年,平均…  相似文献   
4.
烟酰胺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KATP通道开放剂在国外已得到迅速发展,在动物实验中发现KATP通道开放剂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后的功能,并可有效地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研究的药物主要是Cromakalim和Pinacidil。烟酰胺类为最初确诊的KATP通道开放剂,目前国内文献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5.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以心悸、闷气半月为主诉入院,查体:Bp16/10kPa,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好,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SMⅢ/6呈吹风样。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欲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行右心导管检查术。局麻下,采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进展李洁,关慧灵综述随着科学发展,争论70余年的冠脉内血栓形成与心肌梗塞的因果关系得到澄清,并推动心肌梗塞的治疗进展。以往的治疗方法如冠心病监护、电复律、起搏、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等,已将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病死率从...  相似文献   
7.
烟酰胺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 ,通过监测大鼠心肌酶学及组织学改变来观察烟酰胺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 36只 ,雌雄不限 ,体重 2 0 0~ 2 5 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心肌缺血模型组和烟酰胺治疗组 ,每组 1 2只 ,实验前腹腔内注射 3%戊巴比妥钠 45 m g/ kg。正常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1 .5 m l;模型组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 85 0 μg/ 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 1 .5 m l腹腔注射 ;治疗组用异丙基肾上腺素 (剂量同上 )腹腔注射 ,并肌肉注射烟酰胺 5 0 m g/ kg。将制备成的动物模型分别放于笼中 ,…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与β受体阻滞剂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心室重构的治疗方法。方法 综合分析并评价近年来有关AMI后左心室重构的有关文献。结果 AMI后由于血流动力学作用和神经内分泌作用而发生左心室重构 ,后者又影响心脏功能 ;β -阻滞剂对AMI后左室重构有预防作用。结论 AMI患者应尽早应用 β-阻滞剂 ,卡维地洛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对左室重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渗出性心包炎可产生心包填塞,心包穿刺抽液能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和减轻大量心包渗液引起的压迫症状。本文用超声心动图研究』已包穿刺抽液前后对渗出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工临床资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本文10例渗出性心包炎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8.75岁(范围23~72岁)。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超声』已动图等项资料。结核性心包炎8例,肿瘤性心包炎2例。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心脏压塞症状。l.2检查方法对10例患者均进行心包穿刺术。平均抽液量为384.60土力480ml(范围70~800ml)。在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34例过早搏动患者,男1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03岁。房性过早搏动7例、交界性过早搏动3例,室性过早搏动24例。服乙胺碘呋酮前后,分别用国产 XJY—6型心脏机能诊断仪检查所有患者。计算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D%)。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增加28.87±9.31%、24.66±11.27%、19.96±12.66%、28.78±13.22%、33.09±14.0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乙胺碘呋酮不抑制左心室机能,而稍加心搏量;用超声心动图研究左心室的功能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