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中风中脏腑证型与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中风中脏腑证型与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的关系。方法 :对 78例中脏腑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测定血中 ACTH、CS含量 ,按证型分为四组 ,对比不同证型间 ACTH、CS的水平 ,并与健康人组 (60例 )作对照。结果 :ACTH、CS含量水平比较 :1四种证型的 ACTH、CS均比正常健康人组高 (P <0 .0 0 1 ) ;2四种证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1 ) ,从高到低为 :痰热内闭心窍证 >风火上扰清窍证 >痰湿蒙塞心神证 >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结论 :ACTH、CS含量水平可作为判别中脏腑不同证型间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及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据电生理检查诊断 ,DM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达 60 %~90 % ,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占 85%。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痹证或痿证的范畴。近年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探讨及临床治疗均取得一定的进展 ,兹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探讨1 1 传统中医理论探讨 中医学典籍有关对糖尿病(消渴 )病因病机认识的记载可谓早、多、深 ,但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并没有太多的阐述。隋代巢元方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作了总括 ,他认为 :“小便利 ,利多不能调养五脏 ,脏衰而生诸病。”近年中医学者对该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患者在C肽释放试验中的表现特征。方法:151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浆C肽含量,对比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浆C肽释放水平。结果:空腹C肽释放:湿热困脾证以高分泌型为主,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以正常分泌型为主,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以低分泌型为主。餐后C肽释放:湿热困脾证、阴虚热盛证以有峰而延迟型为主,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以有峰正常型为主,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以无峰低平型为主。空腹C肽峰值:湿热困脾证显著高于其它各证(P0.05),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显著低于其它各证(P0.05),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之间无明显差异。餐后C肽峰值,湿热困脾证、阴虚热盛两证显著高于其它证(P0.05),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显著低于其它证(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C肽释放分型存在一定的关系,C肽释放分型可作为T2DM中医证型辨证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证候及病机的分子生化水平的探索是中风病研究工作的重点。我们采用RIA测定了2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管内皮素(ET),并同时进行的了证候的评分,现将其中97例肺系并发症患者的证候组合及其与血浆ET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NIDDM)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中风证候特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及其相应脑病理改变进行观察研究,以从宏观与微观辨证阐明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中风辨证量表、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对脑卒中患者始发状态进行评分和放射免疫分析,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与免疫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等,并与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本观察中风证型以风火阳亢证型组HPA轴激素及免疫细胞因子失常最为显著,其血中含量与风痰瘀阻证组及气虚血瘀证组相比,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0.01~0.001),后两组证型与正常健康组比较也获同样结果(P<0.05~0.001).结论: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关系密切,深入研究其变化,将有助于阐明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提高其微观辨证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及病类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辨证量表对417例卒中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以风证证候相关检测数据作统计指标,对研究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并就其在卒中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睡眠障碍发生率作分析。结果①脑梗死338例中,以血瘀证居首(74%),其次分别为风证(52%)、痰湿证(46%)、气虚症(35%)、阴虚阳亢证(21%)及火热证(20%),而脑出血79例者则以风证为第一(78%),其次为火热证(63%)、痰湿证(58%)、血瘀证(49%)、气虚证(34%)及阴虚阳亢证(20%),两组证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者中脏腑组(69例)风证分值13.89分±3.95分显著高于中经络组(197例)的7.74分±2.56分,风证量值与生长激素(GH)水平无变化;③卒中后失眠发生率最高,本组脑出血者为60.8%(48例),脑梗死者为57.1%(193例);其次为卒中后抑郁睡眠失调(PSD)41.2%(172例)。结论脑卒中中医证候及病类,不仅与风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水平显著相关,而且与其在病程中发生的相关性睡眠障碍几率关系也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入选的309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计算等统计学方法。结果: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型有4个:痰热腑实证105例(占34.0%),气虚血瘀证90例(占29.1%),风痰上扰证64例(占20.7%),痰瘀阻络证50例(占16.2%)。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讧候分型以痰热腑实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血瘀证,再次为风痰上扰证,痰瘀阻络证相对最少。本研究还发现痰瘀互结,腑气不通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证候特征,提出祛瘀涤痰通腑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风急症证候研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风急症患者的证候分布。方法:对249例中风急症始发状态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本病急性期证候分布概率以血瘀证最高(64.66%),其次为风证(62.25%)、痰湿证(47.79%)、火热证(30.12%)、气虚证(25.70%)及阴虚阳亢证(18.88%)。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4个类型。脑出血者以3证组合居首,2证次之;脑梗死则与之相反。证候组合规律以风瘀同时存在最多(40.56%),其次为风痰(35.34%)、痰瘀(31.73%)及风火(16.47%);3证组合依次为风痰瘀(19.68%)、风火痰(8.03%)和风火瘀(7.23%);4证与5证组合以风火痰瘀最高,两者共占7.23%。证候得分均值与疾病性质、病灶大小关系密切。结论: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中风急症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早期量化诊断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发展,工作节奏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偏头痛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探讨川芎嗪针雾化吸入结合常规方法治疗偏头痛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偏头痛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一种新的廉价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CI)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辨证量表对266例CI患者进行风证证候评分,测定IL-6、TNF-α含量,并就其在卒中中出现的相关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作分析。结果中脏腑组风证量值与TNF-α、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0.46),中经络组风证量值与TNF-α、IL-6水平也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0.19),中脏腑组较中经络组的相关性高;中脏腑组风证分值及免疫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中经络组(P0.01);风证患者中脏腑组与中经络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均以中脏腑组为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不仅风证量值与IL-6、TNF-α水平显著相关,而且与其病类在病程中发生的相关性睡眠障碍几率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