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 ,73岁。于 10年前感冒后出现鼻塞 ,通气不畅 ,未经药物治疗。此后症状逐渐加重伴嗅觉减退。近 1年来出现头痛、头晕 ,无脓涕 ,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 ,偶有少许血丝。自服消炎药物及用滴鼻净点鼻无效来诊 ,诊为鼻息肉 (双 )收入院。体检 :T36 6℃ ,P80次 /min ,BP32 / 13kPa。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外鼻畸形呈蛙鼻 ,双侧鼻腔可见灰白色新生物 ,不易出血。右鼻可见黏液性分泌物 ,无脓液 ,无臭味 ,各鼻窦区无压痛。鼻窦CT示右侧鼻腔外侧至左侧鼻腔充满软组织密度影 ,鼻窦未见异常。CT诊断为鼻腔占位病变 ,临床诊断为鼻息肉。…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Nd:YAG激光治疗鼻腔血管瘤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6个月~57岁.患者均有反复鼻出血或涕中带血的症状,每次出血量>200ml 10例,余者为几滴或涕中带血,病程2个月~10年.5例伴有头痛、头晕,25例有轻、重度鼻塞症状.鼻中隔血管瘤17例,鼻甲血管瘤10例,鼻前庭血管瘤3例;左侧22 例,右侧28例,均为单侧发病.瘤体最大约1.5cm×1cm×1cm,最小约0.5cm×0.5cm×0.5cm.采用湖北孝感激光设备厂产的JLG-100型Nd: YAG激光光纤手术器治疗.激光波长1.06μm,功率0~100W,光束直径0.6mm,连续可调.用1%丁卡因及1 ‰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患侧鼻腔黏膜及瘤体,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瘤体,采用间断激光,每次照射0.5~1s,间断0.5s,非接触性直接照在瘤体表面,点间相距0.5cm,每次照射3~4个点,以瘤体表面变白为度,随即可见瘤体萎缩,切勿击穿瘤体,以防大出血.每次治疗相隔3d.以瘤体完全消失,黏膜平整光滑色泽正常为治愈.本组病例治疗最少3次,最多6次,激光术后2周至1个月瘤体组织坏死、脱落,瘤体组织的血管和静脉窦被栓子填塞,无1例并发出血或感染,随访1.5~2年, 1例较大者治疗6次后仍有部分残存瘤体,如绿豆粒样大,继续用激光照射3次,观察2年无复发,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39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治疗的患者,依据患者的病情分别采取手术切除、肝动脉结扎、肝动脉结扎+肿瘤切除、射频消融术等外科治疗,根据临床资料、不同的术式及预后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肿瘤直径2.3~12.5 mm,平均6.9 mm。术后病理均为肝细胞性肝癌。术后15例患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1例1周内死于肝肾综合征,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患者出现胆瘘,经积极非手术治愈。1例出现肝脓肿,2例出现膈下脓肿,行穿刺经非手术治愈。出院后随访,2例手术后2个月死亡,5例手术后4个月死亡,13例术后6个月死亡,8例手术后1年死亡,4例生存18个月死亡,3例生存3年,1例生存5年。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为主要手段,效果确切,首选采取并争取在短时间内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16只(普通饲料喂养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16只(高脂饲料和生理盐水灌胃)、卡托普利处理组16只和罗格列酮处理组16只。给药6 w后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mRNA水平及血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模型组肝细胞体积增大,见广泛性脂肪变性和细胞水肿,而卡托普利处理组大部分肝细胞排列正常,可见少量的脂肪变性,部分细胞水肿;卡托普利处理组血清AST、ALT、TC和TG水平分别为(94.1±15.6)U/L、(27.3±6.2)U/L、(1.4±0.2)mmol/L和(1.0±0.2)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34.4±35.1)U/L、(35.2±7.1)U/L、(1.8±0.4)mmol/L和(1.4±0.2)mmol/L,P<0.05】;卡托普利处理组肝湿重、肝指数和肝组织CYP2E1 mRNA水平分别为(11.7±2.1)g、(2.3±0.3)%和(1.8±0.2),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14.3±2.0)g、(2.6±0.2)%和(2.3±0.1),P<0.05】;卡托普利处理组血清MDA水平为(7.6±2.5)n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12.1±2.6)nmol/L,P<0.05】,而血清GSH水平为(41.0±17.5)mg/L,显著高于模型组【(22.2±10.2)mg/L,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可有效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可能与纠正脂代谢紊乱、恢复肝功能、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加氟片(FT-207)持续低剂量口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ⅢB~Ⅳ期NSCLC复治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6—74岁,服用FT-207片50mg,bid,持续服用至病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根据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全组3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PR2例,SD16例,PD14例,有效率(RR)为6.3%,疾病控制率(DCR)为56.3%。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7.9个月。KPS评分治疗前平均77.9分,治疗后平均85.1分。主要毒副反应为乏力、恶心和食欲减低,但均较轻微。骨髓抑制不常见,少数患者可有轻度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结论:替加氟片持续低剂量口服治疗晚期NSCLC,能延缓病情发展,毒副作用轻微,费用低廉,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视、视野清晰,效果可靠,保护鼻及鼻窦生理功能,减轻术后反应等优点。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中常见疾病,治疗复杂困难。我院自2002年开始,至2004年1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10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9~76岁,平均42岁,以35岁至65岁最多,病程2个月至6.5年。平均3.5年。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两侧病变时以病重一侧计。I型1期:8例,I型2期:21例,I型3期:15例;Ⅱ型1期:16例,Ⅱ型2期:25例,Ⅱ型3期:10例;Ⅲ型5例。…  相似文献   
7.
要旸  侯森  冯喜增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3):125-129
目的: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选择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已成为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此本文就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综述。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gene therapy,non-viral vectors,cationic polymer/DNA complex”,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基因复合物”,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及优化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8篇文献中,26篇涉及基因转移体系,2篇涉及Polyplex转染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聚合物载体的优化。 资料综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两类基因转移体系:病毒载体转移体系和非病毒转移体系,以及非病毒转移体系的分类。然后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基因载体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类近年设计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载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优化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细胞转染的机制,并探讨了如何对聚合物基因载体进行优化。 结论:在非病毒转移体系中,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及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在人类基因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低转染效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聚合物基因转移机制的进一步理解,聚合物基因转移体系将成为人类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上老年前列腺癌(Pca)骨转移治疗主要有外照射放射治疗、镇痛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核素内照射治疗等.本研究通过应用89Sr治疗老年Pca多发骨转移,分析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阑尾炎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老龄人口增多,临床上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其器官逐渐衰退,病变刺激对器官影响存在,但是在临床表现中缺乏特点,所以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本文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1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脂联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脂联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94.4%),在甲状腺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66.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72例脂联素表达阳性组与6例脂联素表达阴性组比较,术前体重和肿瘤多发性与脂联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联素的表达与术前体重和肿瘤多发性有关,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