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迫症病人在被潜在的无意识动机驱使,而自我不能觉察、不能意识到他的病和心理冲突的关系,却在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现实情感被破坏,主观意志无法解决它,为了保护自己,常以症状为代价来缓和内在冲突。我们通过精神分析法,扩通和破除病人的阻抗,让病人体验和感受症.状的幼稚、可笑、愚蠢性,真正情感上的感悟,使症状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消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护理技能竞赛指导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高职护理技能竞赛参训学生的指导训练的各个阶段,按PDCA循环法包含的4个阶段、8个步骤,不断地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效果、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计划。结果参训学生100%认为PDCA循环法与传统教学比较,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对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帮助,对护理病案分析及操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很有效。结论 PDCA循环法在护理技能竞赛指导训练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睫状肌麻痹自动验光法筛查7~9岁儿童屈光不正的真实性、有效性及适应的阳性界值,为7~9岁儿童屈光不正寻找简便可行的筛查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获得7~9岁儿童样本209人,分别采用TOPON-10电脑自动验光仪非睫状肌麻痹自动验光法和托品卡胺睫状肌麻痹后检影法进行检查。结果209例调查对象(418只眼)非睫状肌麻痹自动验光法较睫状肌麻痹后检影法结果近视屈光度数增大,远视屈光度数减小。筛查评价中:将SE≤-0.75D作为近视屈光的阳性界值时,约登指数为0.81,阳性预测值为71.6%,有较高的真实性;SE在各取值状态下,作为远视屈光筛查的真实性均不高;?DC?≥1.0D作为散光的阳性界值时,约登指数为0.84,阳性预测值为85.2%,有较高的真实性。结论非睫状肌麻痹自动验光法对7~9岁学龄儿童的近视屈光和散光筛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查结核菌是检查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分析查菌时容易产生的人为及技术误差原因,尽可能提高查结核菌阳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量避免对该病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循环入脑,引起脑血管的阻塞,造成脑组织的急性缺血,缺氧。而降纤醇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药。我科于1998年1月~7月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2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5.6岁。有高血压病史考16例,心脏病史者2例,糖尿病史者2例。发病时间为4~48小时。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塞,并排除脑出血。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构直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其中4例失语、呛咳、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1次.w-1,2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进行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结果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t研=51.323,t对=12.879,P均<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32.54,P<0.01)。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运动功能>Ⅳ级者由32.14%提高到92.86%;对照组则由70.0%提高到80.0%。研究组优良率96.4%,对照组为3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1.31,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肩手综合征操作简单,起效快,配合康复训练能够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神经症患者实施护士访谈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神经症患者实施护士访谈的效果。方法:将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访谈组468例和对照组447例,访谈组实行分组专人负责,对患者实施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后的访谈;对照组未作访谈干预。结果:神经症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访谈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护士访谈工作的开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神经症患者获得良好的身心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厦门市不同年龄段人群就诊社区服务机构的现状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护理职能执行情况,探讨社区医疗护理在不同人群中的侧重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全市1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n=510)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n=216)进行护理职能开展情况问卷调查。结果青年组291例每年平均就诊次数为(4.09±2.06)次,中年组96例为(4.60±1.86)次,老年组123例为(5.24±1.45)次,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名社区护士中,53.70%进行过家庭访视,26.85%进行过居家护理,93.06%开展健康保健护理服务,42.59%进行过康复护理。结论厦门市社区护士已经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家庭访视、居家护理、康复护理服务开展较少。应重视社区护士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以适应当前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编制"儿童视力保健相关行为评定量表",为学生近视防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苗表题项库,经试验性测试,形成含65条题项的初始问卷;初始问卷纶对585名上海市区一~五年级学生家长测试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含31条题项的测试问卷;采用测试问卷对840名整群抽取的上海市区一~五年级学生家长进行测试,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儿童视力保健相关行为评定量表"包含9个维度31条题项;量表的同质信度Cwnbach α系数为0.842,Guttman分半系数为0.610,重测信度为0.644;2位监护人平行测量得分经X2检验,P值均>0.05;结构分析显示,9个维度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409~0.729之间,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测量学要求.结论 儿童视力保健相天行为评定量表结构合理,符合心理统计学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及能否承受手术。方法对2005~2009年我院230例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电图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者77例,占33.5%;异常者153例,占66.5%,其中ST-T波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要类型。结论根据心电图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高,可以判定老年患者是否能够承受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