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肺癌发生率高,合并ILD的肺癌患者生存期短、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ILD及肺癌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及相似的发病机制。肺癌治疗常可引起ILD及ILD急性加重。一些靶向两者相似发病机制的药物在肺癌合并ILD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疗效。本文就ILD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风险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为中高危APTE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符合标准的住院中高危APTE患者55例,根据是否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n=27)和非溶栓组(n=28),比较溶栓组和非溶栓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组溶栓治疗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高危APTE患者溶栓治疗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预后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组中急诊首诊、双侧APTE、中央型APTE比例高于非溶栓组,但右心室增大/收缩功能障碍的比例低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基础疾病(包括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史、恶性肿瘤)对是否溶栓治疗无明显影响。溶栓组患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溶栓组,外周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SpO2)显著降低(P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associ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PH)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4例CTD?PH患者临床资料。以入选的CTD?PH患者发生死亡事件作为状态变量,RDW作为检验变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确定RDW检验效能最佳的截断值,并以此水平将CTD?PH患者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DW预测CTD?PH死亡事件的最佳截断值为16.3%(曲线下面积=0.729),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4.0%。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示RDW是影响CTD?P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16.3%作为截断值将CTD?PH分为高RDW组(RDW≥16.3%)和低RDW组(RDW<16.3%)。两组比较发现,高RDW组患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更高、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显著缩短、心功能更差。结论:RDW与CTD?PH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发生相关,RDW水平可作为推测CTD?PH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POLD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TIMER数据库分析POLD1在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UALCAN数据库进一步验证并分析POLD1在不同临床亚组间的表达。利用GEPIA、TIMER数据库探索POLD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cBioPortal、STRING数据库研究POLD1在NSCLC中突变及蛋白相互作用,TISIDB数据库探索POLD1表达与NSCLC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 POLD1在肺腺癌及肺鳞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OLD1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较高表达患者预后更好,POLD1与肺鳞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突变分析发现1.2%的肺腺癌患者及1.8%的肺鳞癌患者携带POLD1突变,主要为错义突变。蛋白互作分析发现POLD1可能与POLD2、POLD3、POLD4、POLE、RPA1、PCNA、MSH6、MSH2、FEN1蛋白有相互作用,功能集中于DNA复制、错配修复等。此外,POLD1与NSCLC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结论 P...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伴发室上性心律失常(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SVA)的危险因素,提高对PH伴发SVA的临床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1例PH患者临床资料,发现14例伴发SV...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COPD稳定期患者cEPCs水平的文献,经质量评价后按制定标准纳入文献,应用Stata1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包括550例研究对象。分析结果显示,COPD稳定期患者cEPC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合并后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1.38,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2.01~ -0.74,Z=4.23(P < 0.001)。亚组分析提示采用流式细胞计数cEPCs,COPD稳定期患者cEPCs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水平;而采用外周EPCs集落计数法发现COPD稳定期患者cEPCs数量与健康人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以敏感性分析、漏斗图法和剪补法分析表明结果稳定、可信。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cEPCs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可能会减弱COPD内皮修复功能,特别是在采用流式细胞计数cEPCs时。  相似文献   
7.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且预后极差的疾病。目前具有适应证的药物可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但无法治愈,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当前PAH研究热点。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体内活性形式为1,25-二羟维生素D3。近年来维生素D缺乏已被证明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有关。维生素D缺乏可影...  相似文献   
8.
何梦钰  崔婷 《江苏医药》2013,39(10):1205-1207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原位荧光杂交是常规的诊断方法,新发展的多重置换扩增、微测序技术、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以及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都提高了PGD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随着PGD技术的发展,其远期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对PGD的技术进展及其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BLM组、BLM+Li组、Li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BLM(4 U/kg)后,BLM+Li组、Li组大鼠予以每日皮下注射Li(0.2 mg/kg)。28 d后处死大鼠,采用HE、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估肺组织病理情况;甲苯胺蓝染色法评估肥大细胞浸润情况;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胺酸水平;RTq PCR法检测肺组织I型胶原蛋白α1、Ⅱ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α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6、IL?1β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细胞钙连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1(zonaoccluden?1,ZO?1)、闭合蛋白(Occludin)、α?SMA、TGF?β1的表达。结果:与BLM组相比,BLM+Li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及纤维化程度减轻,羟脯胺酸及胶原含量显著降低。Li能抑制BLM诱导的肺组织TNF?α、IL?6、IL?1β、TGF?β1表达上调,并抑制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ZO?1、Occludin下调及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的上调。结论:Li可减轻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这种保护作用与其减轻肺内炎症反应、降低TGF?β1的表达及抑制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有关。Li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肺纤维化的候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2?deoxy?D?glucose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18F?FDG PET/CT)扫描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经病理确诊且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1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18F?FDG PET/CT图像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18F?FDG PET/CT扫描均考虑为肺结节病,11例患者均可见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病灶及肺外淋巴结肿大,10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18F?FDG PET/CT作为无创性检查,能准确反映结节病肺部及全身病灶分布情况,提高非典型结节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