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目的构建针对Rictor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质粒,稳定转染人膀胱癌T24细胞,观察其对目的基因Rictor表达的影响,为探讨沉默Rictor基因对人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EBANK提供Rictor基因系列,设计并化学合成三对Rictor-RNAi和一对阴性对照寡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入真核质粒载体pGCSIL-PUR中,构建pGCSIL-RICTOR-RNAi表达载体。各质粒载体瞬时转染到T24细胞,Western-Blot检测筛选载体。筛选出的载体稳定转染,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筛选干扰效果明显的稳定株。结果重组质粒pGCSIL-RICTOR-RNAi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序列完全正确,成功构建Rictor-RNAi载体。瞬时转染T24细胞,RIC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稳定转染T24细胞,Rictor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Rictor-RNAi表达载体,转染T24细胞后可有效抑制Rictor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蒂皮瓣推移的Milligan-Morgan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60例Ⅱ~Ⅳ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带蒂皮瓣推移的M-M术和皮桥不予处理的M-M术.结果 术后D3和D7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疼痛VAS评分均较D0时明显降低,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膀胱癌的治疗寻找新的策略。方法:将实验分为空白组和蟾毒灵组(蟾毒灵组分为不同浓度组)。用CCK-8法评价蟾毒灵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测定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及Bcl-2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蟾毒灵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蟾毒灵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浓度、时间依赖性明显,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蟾毒灵有明显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作用,其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蟾毒灵可明显上调Caspase-3、Caspase-9、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裸鼠皮下瘤生长实验示:蟾毒灵不同浓度干预组细胞种植瘤的平均体积均明显低于空白组,且蟾毒灵浓度越高,其抑制瘤体生长的趋势越明显。结论:蟾毒灵可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可显著诱导T24细胞凋亡,并能有效抑制裸鼠模型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蛋白Caspase-3、Casepase-9、Bax的表达并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高发肿瘤,浅表性膀胱癌发展成为浸润性膀胱癌后,预后较差。该研究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rictor基因后,观察其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3个rictor-RNAi表达载体(1#、2#和3#)和1个阴性对照载体。采用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技术筛选出干扰效果明显的单克隆稳定细胞株。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细胞划痕试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抑制rictor基因后对T24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rictor-RNAi表达载体和阴性对照载体,瞬时转染T24细胞后,2#蛋白表达量下降最明显。利用2#载体稳定转染T24细胞,筛选2#-1、2#-2两株单克隆细胞。2#-1组和2#-2组细胞较空白组细胞生长减慢(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2#-1组和2#-2组细胞的迁移速度也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2#-1组和2#-2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细胞死亡率增加(P<0.05)。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显示,移植瘤的平均体积,2#-1组和2#-2组明显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01)。结论:成功构建rictor-RNAi稳定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rictor基因表达。抑制rictor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死亡,诱使细胞停滞在G1期,并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RNAi抑制rictor基因的治疗策略可能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是护理院、福利院的护理与治疗的一大难题。我院对20例多处难复性褥疮进行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 20例,女 11例,男 9例;年龄60~98岁,平均82.6岁;其中患有脑梗死6例、股骨颈骨折3例、老年痴呆6例、帕金森氏病1例、癌症晚期2例、截瘫2例。褥疮部位:尾骶部18例,大粗隆12例,背部9例,踝部8例,一般有2~3处,最多者 4处;褥疮范围:直径最小3 cm ×3cm,最大 8 cm × 6 cm;褥疮程度:一般为Ⅱ度,…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能调节蛋白合成,细胞生长和凋亡.针对雷帕霉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表明,很多实质性肿瘤细胞中mTOR均高表达,包括泌尿系统肿瘤,如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的体外、体内实验证实了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重要性.雷帕霉素及其类似物西罗莫司(temsirolimus,CCI2779)和依维莫司(everolimus,RAD001)都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治疗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的研究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肾癌的研究中,temsirolimus已经进入临床Ⅱ及Ⅲ阶段.本文针对mTOR作为抗癌靶点在泌尿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抑制基因von Hipple-Lindau(简称VHL基因)的突变失活导致肿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的累积,进而调节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促进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及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异常活化,在肾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两通路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两通路在肾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探寻肾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PCa)的发病率持续增长,时严重影响我国老年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当前列腺癌晚期发生耐药后,现代医学治疗方式尚没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中医药方面,有其独到的缓解病症、减小肿块、延长其生存时间的效果。本篇文章中综述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9年10月份至今收养的124位老人中有11例经临床及X线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后骨折 ,全部为女性 ;年龄从69~95岁 ,平均年龄为82岁。7例股骨颈及大粗隆骨折 ,均有跌伤史 ,4例腰椎及锁骨骨折 ,无明显外伤史。背柱畸形者4例 ,合并骨质增生1例 ,慢性支气管炎2例 ,冠心病2例 ,糖尿病1例 ,脑血栓2例 ,营养不良性贫血1例。诊断标准参见刘忠厚的《骨质疏松学》。1.2方法(1)生活指导 :合理配餐 ,给予富含钙、磷、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同时戒烟及限制饮酒及咖啡。(2)日光…  相似文献   
10.
何春锋  刘永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1):2231-2234
肿瘤抑制基因vonHippie—Lindau(简称VHL基因)的突变失活导致肿瘤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的累积,进而调节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促进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及细胞增殖,从而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异常活化,在肾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两通路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两通路在肾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探寻肾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