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的慢自发性去极化电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 (IMG)细胞慢自发性去极化电位 (SSDP)。方法 :离体细胞内记录技术 ,并观察IMG细胞SSDP发生间隔、持续时间及幅度。结果 :SSDP发生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和幅度较为恒定 ,分别为 44 9.7± 11.0s、198.8±15 .1s和 14.2± 2 .4mV。 5 HT1P受体拮抗剂BRL 2 492 4对SSDP和该细胞的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LS EPSP)无影响。结论 :豚鼠IMG内可能存在SSDP  相似文献   
2.
基底外侧杏仁核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戊巴比妥钠引起觉醒减少,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开野实验中踩格数和修饰行为减少,而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延长。结论 戊巴比妥钠作用于BLA可产生明显的促睡眠效应和镇静作用,BLA参与了睡眠和行为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5-HT_(1P)受体介导的交感神经节慢突触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 (IMG)细胞上观察不同 5 羟色胺 (5 HT)受体亚型拮抗剂对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LS EPSP)的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细胞内记录技术。结果 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5 HT1/ 2 受体拮抗剂 )及BRL 2 492 4(5 HT1P受体拮抗剂 )可逆的阻抑 5 HT敏感细胞的LS EPSP ,而mianserin(5 HT2 受体拮抗剂 ) ,MDL72 2 2 2 (5 HT3 受体拮抗剂 ) ,spiperone(5 HT1A受体拮抗剂 )对LS EPSP无显著影响 ;用MCPP(5 HT1P受体激动剂 )持续灌流IMG使 5 HT敏感细胞脱敏后可逆的阻抑LS EPSP的发生。结论  5 HT敏感细胞的LS EPSP是由 5 HT1P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基底外侧杏仁核(BLN)中5-羟色胺(5-HT)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核团内微量注射,通过开野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及多导睡眠描记(PSG)等方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和睡眠的变化.结果 BLN内微量注射5-HT前体5-羟色氨酸(5-HTP),可使大鼠自主活动增加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并引起慢波睡眠(SWS)和异相睡眠量(PS)增多.5-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MS)的效应与5-HTP相反,并可阻断5-HTP的作用.结论增加大鼠BLN内5-HT含量可引起行为活动增加和睡眠增多,表明BLN内5-HT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腹外侧视前区 (VLPO)微量注射 5 羟色胺酸 (5 HTP)、非特异性 5 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 (MS)和5 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观察 5 HT在VLPO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小剂量 5 HTP(0 5μg ,0 1 μl)对大鼠睡眠 -觉醒周期无明显影响 ;而双侧注射大剂量 5 HTP(1 0 μg ,0 1 μl)使大鼠睡眠减少 ,觉醒增加 ;VLPO双侧注射 5 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6 0 μg ,0 1 μl)可产生与大剂量 5 HTP类似的作用 ;而VLPO双侧微量注射非特异性 5 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MS ,1 0 μg ,0 1 μl)使大鼠睡眠增加 ,觉醒减少。大剂量 5 HTP和MS对觉醒 ,睡眠成分改变具有明显的时间相关性。结论  5 HT在VLPO参与睡眠 -觉醒周期调节且有促觉醒作用 ,其促觉醒作用可能与突触后物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评价ZSJ-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的生理性能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经ZSJ-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输送一定强度的方波脉冲刺激家兔腓神经,以是否出现轻微足背屈为观察指标,测出腓神经运动阈值,同时观察在此阈值的刺激下神经外观和组织学结构是否发生病理改变.结果于刺激的d 0、d 7、d 14测得家兔腓神经运动阈值(mA)分别为1.83±0.74、1.73±0.68、1.64±0.57.腓神经外观无异常改变,组织学结构亦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用ZSJ-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刺激家兔腓神经,在阈值范围内对神经无损伤性影响,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去大脑僵直动物实验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大脑僵直是生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做的实验之一,通过不同脑水平横断后,引起全身肌紧张的改变,以加强学生对肌紧张中枢调节机制的认识。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在动物的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但在暴露该部位时出血量多,动物死亡率高,影响实验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实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注射吗啡和纳络酮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BLA注射吗啡可增加觉醒,减少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引起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并可完全阻断吗啡的作用。结论BLA应用外源性阿片受体激动剂抑制慢波睡眠,而阻断内源性阿片受体活动可促进慢波睡眠。  相似文献   
9.
基底外侧杏仁核中5—羟色胺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大鼠基底外侧杏仁核(BLN)中5-羟色胺(5-HT)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核团内微量注射,通过开野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及多导睡眠描记(PSG)等方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和睡眠的变化。结果:BLN内微量注射5-HT前体5-羟色氨酸(5-HTP),可使大鼠自主活动增加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并引起慢波睡眠(SWS)和异相睡眠量(PS)增多。5-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MS)的效应与5-HTP相反,并可阻断5-HTP的作用。结论:增加大鼠BLN内5-HT含量可引起行为活动增加和睡眠增多,表明BLN内5-HT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兴奋和损毁大鼠外侧缰核(LHb)对睡眠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核团损毁、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等方法。结果 用L-谷氨酸(L—Glu)兴奋LHb时,觉醒减少,快眼动(REM)睡眠增加;而电损毁LHb时,觉醒增加,REM睡眠减少。结论 LHb参与觉醒睡眠周期的调节,其神经元兴奋具有促进REM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